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3章

    自古以来,童谣总和上天的预警联系在一起,文章一传唱开后立刻引起了不少官员的警惕,待再看到这篇名为《马说》的杂文后,更是坐不住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读着这篇《马说》的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梁国的太子萧统。

    他素来以善待人才而被称道,看完这篇《马说》后,几乎是一唱三叹。

    这篇文通篇说马

    ,又不是说马,内容浅显易懂连妇孺都能听明白,几乎就指着梁国上下的鼻子骂他们是不懂得惜才的蠢货了。

    它出现的时机太巧、出现的地方也让人觉得棘手,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诸位怎么看?这篇《马说》会不会是激愤之下的范遵所作?”

    第334章

    夺权生事

    “那范遵不过是一武夫,

    若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早就不会是个太仆寺的小官儿了,依我看,并非范遵的手笔。”

    一位侍郎道。

    “是不是范遵的手笔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外面都在传着一首童谣

    ,

    正和这篇《马说》息息相关……”

    周舍人愁眉不展,

    喃喃道:“灶下马,

    几做驴;烂马胃,骑都尉;烂马头,

    关内侯。”

    这便是抨击时政,说官员靠马谋利,

    不顾军备了。

    “依我看,这是有人刻意散播谣言。”

    说起此事,

    朱异心内懊恼,“言上号令,

    不顺民心,则怨谤之气,发于歌谣,

    故有诗妖。说是上天的讖言,

    也未免太言过其实了。”

    “朱使君都已经承认了是‘怨谤之气,

    发于歌谣’,可见民间还是有怨气的。”

    太子萧统是个敏感的人,

    又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往往会被这样的文章打动内心,

    他握着那篇《马说》,向诸位大臣说:

    “这篇《马说》,看似说马,其实是说在我梁国的人才并不能得到重用。白袍骑当年的战马全是北方的河西宝马,为什么到了我国不出几年,就变成驴了呢?那范遵撞向宫门虽然莽撞,可他若不这一撞,我们都不知道国内的马政已经烂到了如此地步……”

    他有感而发,谢举则更为实际。

    “现在北方有动荡,但凡北方政局动荡,总有北人来投,这篇《马说》如果传到北方,以后就不会有人南奔了,还会沦为北方的笑柄。听说范遵醒了以后就去了魏国人住的使馆,痛哭流涕当年不该献马,说是愿意辞去官职,护送魏国人回洛阳以赎罪……”

    谢举语气严肃,“今日有人会悔恨不敢献马,明日就有人会悔恨不敢献船,南奔的北人本都是举家来投,若寒了天下人的心,我们还谈什么正朔?”

    “如今内外交困之时,什么时候再起战端谁也不能确定。战马既然能被虐待至此、白袍骑吃空饷情况这么严重,各地军政又如何?各地武备和士卒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谢举一字一句,直击问题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