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是不知道朝廷需要元叉来安抚为乱的将领,然而魏国现在的乱象,已经不是一个元叉的问题。
从魏国到梁国,从六镇到洛阳,花夭看见了太多,也想通了太多。
恶人横行无忌,义者死于非命。
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队饥寒交迫,骄奢淫逸、尸位素餐的高官醉生梦死,如今内外交迫,四处揭竿而起,而朝中上下,却只想着粉饰太平。
这世道,已经救不了。
“人言,养虎自啮,长虺成蛇。”
花夭缓缓举起手中元叉的头颅。
“我言,欠债还钱……”
从任城王麾下选拔而出的禁卫军中,乍然爆发起巨大的应和之声。
“杀人偿命!”
***
梁国得到洛阳的情报时,元叉已经死了数月了。
元叉一死,元叉的父、兄皆反,徐州刺史元法僧也跟着响应,杀死了朝廷派去的使臣张文伯,举起了反旗。
其余曾经受到元叉提拔的宗室与将领人人自危,拥兵自重,呈观望之局。
一时间,魏国疆土处处燃起烽火,好似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然而没多久,因为朝廷将倒行逆施的元叉诛杀,曾经被元叉谋害的清河王、任城王麾下将领皆感怀恩德,纷纷起兵,协同朝中军队铲除元叉余孽。
清河王曾经庇护的胡族豪酋数部,在听闻元叉死讯后,在用割面流血的礼仪哀悼过旧主后,聚集起族中的军队,挥军伊阙,为无辜冤死的清河王复仇。
与任城王交好的柔然可汗阿那瑰,在得到洛阳消息后,挥军十万南下,协助魏国一同平叛,直指元叉父兄支持的六镇边境。
有了柔然的出兵支援,魏国立刻腾出手来,派出安乐王元鉴率领大军逼近徐州,讨伐叛臣元法僧。
已经自封为帝的元法僧没料到朝廷会这么快就调派大军前来征剿他,眼见得朝廷的征讨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一下子慌了手脚。
他知晓自己不敌朝中的军队,也顾不得什么“帝位”了,派出儿子元景仲到南梁请降,愿以徐州为礼、献与梁国,归为附庸。
第384章
徐州之争
元法僧的献书到建康时,
徐之敬和萧综的队伍还没有走。
萧综是有封国的成年皇子,
萧衍又不曾亏待过儿子们,他的王府里人数不少,
就连侍卫也都是军中挑选的精锐,
这一番要远去别地领军,萧衍不但又给他增添了不少人,甚至还准备调动北府兵护送。
这一番变化,
但凡是个人都看得出,
皇帝是想要儿子去挣前程,而不是“流放”的,于是一时间二皇子府上门庭若市,
更有不少人毛遂自荐,
而萧综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以前府中的那些老人也跟着水涨船高。
萧衍现在督领南兖、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其职权和当年领着军权的临川王萧宏没有两样,
更别说元法僧准备献北魏的“徐州”时,整个东宫的人都几乎疯了!
梁国让萧综统领的五州,
说起来很多,
其实只是说起来好听,和汉至魏晋时期的五州完全不能比,由于常年南北对峙,
这片区域其实大部分都在魏国疆域里,
但是南朝一直沿用之前的政治划分,
只是以“南徐州”、“南兖州”这样的名称区分,
一旦战争过后收归了故土,那些领土就是“北徐州”,没被收回时,便还是南北之分。
从刘宋之后,南朝对北方的战事有输有赢,这五州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