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人皆惊。
旁人惊讶,萧衍却是毫无惊色,明显早已知晓,只是压下来没有告知诸臣。但是连太子都没有知道的消息,马文才却已经知道了,这让不少人不得不重新掂量起皇帝对马文才的信任。
萧衍自然知道元法僧在五天前登基了,只是这消息也是清晨才传到建康,他也是知道这个消息,才认为时机已到,开启了朝议。
只不过他帝王心术,按下了这个消息,想要看看众人对时局的态度罢了。
马文才见皇帝没有猜疑之态,这才看了太子一眼,尽量保持客观态度地开口:
“如果元法僧还是魏将,我们接受了献书,在大义上确实站不住跟脚。可现在元法僧自立为帝,无论旁人认不认,在名分上,他地位与魏主相等,我们接受的是一国之主的献书,不是魏将的。”
“况且,正如诸位臣公所言,这元法僧不是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我国拒绝了他的献书,哪怕徐州城高兵强,怕是他撑不到几天,就直接投降了。可要是元法僧拒不投降,徐州身处要冲,两虎相斗,必可大大削弱魏国的国力。”
马文才又不似太子和皇子们那般有那么多的幕僚和属官,凡事已经习惯了自己思考,此时应对起来,毫无犹豫之态。
“唯有接受了元法僧的献书,让他得知我国会驰援,才会放下顾虑死守徐州。到时候派出一位使者先安抚徐州、告知我国必保徐州和元法僧一家富贵的决意,再派出一路大军援应……”
“则徐州可得。”
第385章
慈不掌兵
对于很多大臣来说,
这马文才不过是皇帝新信任的一个宠臣,
说是“天子门生”,其实不过是一次等士族,
只不过因为一些不能言说的原因,
侥幸得了天子的看重而已。
不过在同龄人之中,马文才确实有着士人少见的才干和庶人没有的眼界,加上他能敛财、会骑射,
朝中许多大臣都听闻过他的名声,
又知道他深受皇帝信任,对他还算尊重。
然而在此之前,马文才一直都是内臣,
才能并不外显,
即便他能协助陈庆之管理好白袍军,也入不得这些心高气傲的重臣之眼。
这是马文才第一次正式参与御前朝议,也是首次展露出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
有理有据、心思缜密,可谓是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当下便有许多老臣用“后生可畏”的眼神看向马文才,
就连一直不便出声争取的萧综都诧异地打量了他好几眼,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替自己说话。
明明祝英台是太子的人,怎么看,
他和太子也要比自己亲近。更别说这几年他都明里暗里给他下绊子。
若说情谊,
也只有在斋室里一起制服他长姐那点交情。
太子一脉的官员也恼怒不已,
看向马文才的眼神有些难看。
“怎么会!”
左仆射徐勉也是如此,
面对马文才强硬道:“魏国的军队又不是吃素的,难道眼睁睁看着徐州被元法僧交给我们不成?”
听到徐勉说出这话的时候,谢举便暗自叹息了一声,知道马文才此番要因为舌战群臣而扬名了。
徐勉是太子最信任的先生,也是东宫话语权最重的权臣,仆射已经等同于副相了,却看不出皇帝心中的心思,只能说徐勉对东宫那位的重视,已经超过了皇帝,甚至不愿再废心思猜度皇帝的所思所想。
正如谢举所料,马文才心里根本看不起这个看不清形势的仆射大人,冷淡地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