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9章
   亦或者,两者皆是?

    第410章

    我即是王

    对于马文才和梁山伯来说,

    杨氏女出事是一件让人后背生寒的敲打,也是对太子的一种无言警告,

    然而对于京中大多数人来说,

    不过是一件听之则忘的风流韵事。

    如今京中上下皆在关注的,

    是有关豫章王萧综失踪的事情。

    古时消息不通,以萧衍的掌控力,能将萧综失踪的事情瞒下月余已经是极为厉害了,

    然而梁**中也不是一块铁板,

    总还是有消息通过各种门路陆陆续续传了回来,并且越演越烈。

    而随着魏国大军屯兵萧城,徐州压力也日愈变大,不时便有战报入京,

    要求增兵、增粮,

    只要有心,便能从这些战报中看出豫章王并没有主持大局的蛛丝马迹。

    为了转移世人对徐州的注意,

    萧衍一反过去几年简朴的习惯,不但多次赏赐入京的魏国宗室元法僧府邸、女乐和金银绸缎,

    还多次为他举办宴会,

    奖励他归顺梁国的“大义”。

    元法僧入朝时萧综还没出事,

    出于投桃报李的心思,

    元法僧在这些宴席上对萧综大肆夸奖,

    不但赞赏他有领军之能,

    亦盛赞他有治理之才。

    他夸赞萧综将彭城上下治理的比他在徐州之时还要井井有条,

    更是善待魏国俘虏、令其南下垦荒,

    不但有才,也有与其相匹配的德行。

    众大臣都知道萧衍疼爱儿子,自然也不吝啬赞美之言附和,东宫原本该忌惮这种“赞美”,然而东宫的心腹皆知萧综的下落,此时便不会扫了皇帝的雅兴,反而附和这种“虎父无犬子”的夸赞。

    然而别人不清楚萧综出了事,萧衍却是知道的,旁人越夸奖豫章王贤能,他心中就越发痛苦,一想到萧综好不容易有舞台一展才能却落得如此下场,有时候宴席结束回返宫中,甚至独自哭泣,彻夜思念流落到魏国不知生死的儿子。

    相比每日在宫中宴席不断的元法僧等人,马文才和陈庆之等人则更为忙碌。

    皇帝一言九鼎,既然将这次元鉴落下的一万多匹马给了白袍骑,那这批马便无人可以染指。

    陈庆之在接到皇帝手谕的第二天便领着人又重新赶往北方,要在这批马被人养瘦之前接回建康,而这一万匹马回来如何安顿是个大问题,马文才则一直逗留在牛首山大营里,为接收这批马做准备。

    他一边忙着扩大马厩、马场的规模,一边主持日常的训练,再加上宫中时不时要召见,这一忙便忘了今夕是何夕,也顾不上外面的流言纷纷。

    可惜该来的还是瞒不住,无论皇帝如何隐瞒,能瞒得过梁国上下,却阻挡不了来自魏国的国书。

    梁国从元法僧那里收了徐州,魏国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当萧综入了洛阳后,魏国便向边关送去了这封国书,言明萧综已经投了魏,并愿意将徐州还与魏国,又以威胁的口吻要求梁国交还徐州。

    这封国书是从萧宝夤镇守的寿阳入境的,并没有通过徐州,是以曹仲宗等人拦截无果,只能眼睁睁见着它入了钟离,在钟离卷起轩然大波后,又火速发往建康。

    很多年前,东宫便插手了驿站的来往,这原本是为了在战时和危机时东宫可以立刻接管信息通路的举措,皇帝也默认了,可此时却让皇帝搬起石头砸自己了自己的脚。

    这封国书一路入京,竟被刻意隐瞒了内容,按照往常的流程,国书先入了鸿胪寺,再入秘书、门下二省,最后才送达皇帝面前,这一兜兜转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