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财、不好色,家中没有伺候的奴仆,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生活简朴,平日里也深居简出,根本没有什么把柄给人抓住,只有个“断袖”的名头,可也算不得什么大错处,连皇帝都懒得管,做不得攻讦的理由。
也因为他和祝英台“断袖”,想报复他或是想抓住他把柄的人无法在他这里下手,便把注意打到祝英台身上。
只是祝英台有马文才相护,暗地里保护的游侠和暗卫就有十几个,来找祝英台麻烦的人大多阴沟里翻了船,渐渐的各方势力也明白过来祝英台不是什么背后无人的小可怜,而是豪族出身的世家子,打她主意的人也少了。
但也总是有不长眼的,前赴后继地想要“捡漏”。
“又有人想找我麻烦?你这次又要参谁了?”
祝英台这几年已经习惯了没几个月就来一次,闻言没有露出担忧之色,反倒伸过脑袋,满是八卦地问:
“这次是怎么回事?狎妓?贪赃枉法?杀人越货?”
梁山伯看了眼已经凑在他肩上的祝英台,见她一双杏眼点漆一般发着亮,啼笑皆非地弹了她额头一记。
“不是朝中的人。”
他看向茅山的方向,目中隐隐有着忧色,脸上却依旧平淡如常。
“马兄应当能够处理。”
希望,不是那位要出山了罢。
第413章
殿前应对
今日大朝,
马文才持着笏板立在队列之中,颇有些无聊之感。
现在他虽然领着一万多的骑兵,
但放眼在梁国朝堂内,
却并不算位高权重之人,位置也在不前不后的中腰,
手里的笏板上平时只写着几行字,
不似前排几个大臣内侧写的密密麻麻。
说来也凑巧,
大约是因为临近年关,外地有不少官员回京述职,
褚向这个通市监也在,徐之敬这个太医令则如同平时一般在殿上随时听从召唤,
再加上御史台那边站在王简身后的梁山伯,几个会稽学馆的小伙伴竟难得能都到齐了。
马文才目光从褚向身上扫过,
两人的眼神在半空中有了交汇,
相互颔了颔首,
算是打了招呼。
说起来,萧综入魏改变的不只是他和梁山伯的命运,褚向和徐之敬便是典型的例子。
徐之敬被贬为庶人后,仕途一直都很坎坷,
好不容易入了二皇子门下,又出了这样的事,
再回京中,
只能尴尬的闲赋在家。
好在萧衍爱屋及乌,
有心照顾儿子留下的属臣,
再加上徐之敬是医家出身医术高绝,萧衍索性又让他入了太医院,成为专门为自己医治的御医。
萧衍本身底子好,有一些旧毛病都是小毛病,徐之敬贴身照料后没有多久,皇帝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比往臣之前,不卑不亢地诉说着自己在互市中的难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少大臣都露出赞赏之色。
“既然是互市,交易的方式、收受的赋税、有关的条律,都因有所规定。除此之外,来往货物品种繁杂,小宗交易不利于管理,臣建议以类别区分,统一交易,由专人申报、计算、核对,对于不需要的品类,可以设立限制。”
互市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易,不过也有大部分商人趁机在边关进行私下交易,只要缴纳了税费,这种举动是被允许的,但是有些交易应该受到限制,比如战马等战争物资。
互市当时是匆忙开设的,很多事情都不完善,即便褚向还算能干,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帝虽然起用了褚向,却不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