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1章
恬不知耻!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之前什么虚弱无力不能骑马都是假的,明明能接住祝英台,装柔弱就是为了省力气能让别人带她!

    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死皮赖脸!

    身后口哨声响彻云霄,马文才恼羞成怒,一只手在花夭头顶停了又停,最终还是没有推了出去,只能愤然地一声大喝,匆匆离那些好事者远些。

    “驾!”

    第447章

    脑补之王

    马文才带着一群道士回了白袍军,引发了北海王强烈的不满。

    这位拓跋宗室的贵族和大部分的宗室一样,

    是信佛的,

    并不喜欢中原本土的道教。

    鲜卑人是胡人,

    而佛教最初也是从西域传来的,

    被汉人称为“胡佛”,刚刚传入中原时,倒是各方胡族信仰的更为虔诚,尤其以卢水胡、羯、氐等胡族为甚,

    而且佛教教义和教法相对简单,比起道家玄而又玄、要求一定文化素养才能精通来,更利于在胡人之中传播。

    虽然在魏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以正朔自居时灭过一次胡佛,但拓跋焘的子嗣和孙辈却大多还是信仰佛教,灭佛不过一朝,

    没有多久,这些沙门就在鲜卑贵族的庇护下重新发展了起来。

    花家也是鲜卑军户,但她家情况不同,

    祖上曾经受恩与天师道的寇天师,所以对道门一直很是尊敬,

    她在洛阳时,如果手头有宽裕的,

    有时候还会去周济下京中那几座闭门修道的小道观。

    当年为了找出解决隐疾的办法,花家上下都曾寄托于道门的经典,

    都借阅过天师道的道典,

    到了茅山,

    她甚至能和茅山上清派的道士们对答上几句道义,虽然一个是天师派的,一个是上清派的,但她一个魏国女军户,能和茅山上的真传弟子对答几句,已经很了不起了。

    然而北海王的不满并没有什么卵用。

    北海王一行人要返回洛阳,还得靠白袍军护送、靠梁国提供沿途的粮草辎重,靠花夭的黑山军打探消息,而他自己的那点人马,只够保护他自己的。

    白袍军的主将和参军都对这些道士表示了欢迎,陶弘景的名头太响,整个白袍军几乎没有多少戒备之心,就这么将他们接纳了。

    主将陈庆之家中是信道的,这从他的名字中带了“之”便能看出,他也精通《周易》和六爻,此时有了同道中人,一路上也不会觉得寂寞了,没事就拿着几枚铜钱和几个道士们笑呵呵地随手打卦,很是满足。

    就连那么一点抵触,也在上清派一个弟子成功预测出第二天将要突发大雨、大军因此而避开山雨后完全消失了。

    要知道这个节气是很少有雨水的,他们选择这个时候忍着寒冷出发,也是为了赶在春季多雨时节之前到达魏国,因为南方泥泞的土地和湿润的天气会给骑兵赶路带来很大的负担,也不利于粮草的输送。

    所以当时孙进之的那位师兄预测第二天可能有雨时,大部分人都对此嗤之以鼻,唯有马文才和陈庆之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暂时在开阔的空地扎了营休整一天,结果当天中午当地果然突发暴雨。

    按照那个道士的预测,此地的雨云乃是因为当地独特的山地气候集聚而成的,如果全军在中午之前急行军快速离开这片地方也会避开这场大雨,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对他的话将信将疑,没有多少人会天不亮就听从他的建议急行军避开这里。

    陈庆之考虑到大军行进这么多日也没休整过,干脆就在这里停了半日。

    冰冷刺骨的寒雨伴着凄风倾盆而下,让整个队伍都十分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1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