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7章
东宫,以免萧纲被坏习气影响揠苗助长。

    到现在朝中还人心惶惶,昔日的东宫上下的官员都在奔走,有些干脆想要另投萧纲门下,避免落个白身。

    但现在皇帝又风向一变,要为三皇子积累政治资本了?

    要知道安抚百姓、拉拢官员,甚至成功从同泰寺请出了皇帝,这都是巨大的人望,是晋升储君最好的积累啊。

    其他人也看出风向变了,就不知是因为皇帝要北伐不得不早日确定储君之位,还是只是为了在动乱之时安抚信佛的官员而推出去一个“诱饵”。

    要知道,东宫那些官员,大部分都受皇帝父子的影响,是佛门的信众。

    皇帝召了最为信任的臣子、最可能支持他的将领过来密谋此事,便是为了一点风声都不透露出去,也是为了将此事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除此之外,他不愿让晋安王萧纲知道,也有另一层顾忌。

    御史台查到,最能接触、得到神机弩的是晋安王妃的舅舅张密。

    张密在内监任职,神机弩的登记造册便是内监负责,这种兵器产量小杀伤力大,一向是仅供内用,无论流出流入俱有记录在案。

    张密虽然不直接管理这些兵器,但他作为负责督查册簿的监官,只要“不慎遗漏”一两把,流出国外也无人察觉。

    更别说张密是萧纲之妻王氏的亲舅。

    如此一来,当初杀了萧衍钦差的幕后真凶,很可能便是老三。

    三郎如此坚决的在暗中阻挠北伐大计,而他打压佛门便是为了支持北伐,若是让他提早知道,说不得会横生波折。

    萧衍是想提拔、教导儿子,不想儿子和自己反目成仇。

    但是三郎要是敢对二郎动手,就不能怪他这个做父亲的教他们什么叫做“手足之情”了。

    见皇帝执意要避开几位皇子,秘密谋划此事,诸位大臣虽然暗暗有些不安,可萧衍已经治国几十年,权威太重,由不得他们再多反对,只能接受。

    确定诸臣都没有反对之意,萧衍便开始计划起“诛佛佞”的人选。

    虽然他们已经接受了要清理佛门,可捣毁佛像、摧毁寺庙不但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更可能牵扯到因果报应、与佛祖为敌。

    何况天下有那么多的佛徒,若迁怒起这第一个“清君侧”的人,说不得这人的身家性命、甚至家中老小的安危都不保。

    所以一时间,场面极其冷淡,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愿做此人。

    “方才还口口声声说愿为我分忧,现在真到了分忧的时候了,都成了哑巴了?”

    萧衍冷笑着扫过“爱卿”们,目光最终在北府军首领刘第身上。

    北府军驻扎京口,是直接听命于萧衍的一支军队,但南梁发起于长江中游的荆襄之地,下游以北府为代表的军事力量不再是控制中枢政权的唯一力量,影响日渐衰弱,比起当年谢家统领、刘裕壮大的那支北府军,如今的北府军已经式微到只剩不到万人,连现在的首领刘第,也算不得什么位高权重的将军。

    他和他的北府军能一直苟延残喘到现在,不过是因为听话而已。

    刘第被萧衍目光一触,便知道此事不可能再推脱了,心中暗叹一声,出列应道:

    “臣刘第,愿做此人。”

    人有了,兵也有了,萧衍满意地抚了抚颔下的胡须。

    那刘第眼见着自己就要被推出去做靶子,可满屋子一干高门清贵的大臣却能置身事外,心中不由得有几分怨怼,想要找个分担“伤害”的人。

    他眼珠子转了转,突然对萧衍禀奏道:“陛下,北府军毕竟镇守京外大营,入城不便,若说没有京中官员策应,亦没有陛下的诏令,便能领军直入京中、捣毁寺庙,实在无法让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简介 >人人都爱马文才目录 > 第2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