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才可以放心介入梁国的大局。
他已经传书梁山伯,如今他已经是萧纲的眼中钉肉中刺,也不知每天有多少东宫之人想要杀了他,在梁国并不安全,想来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动身。
萧综也觉得马文才答应的太轻易了点,原来要紧的在这里等着他。
他不屑地一笑:
“你还要什么,直接说吧。”
“我要你,此生绝无登位的可能。”
马文才面目冷峻地道。
萧综下意识想到了自己失去一目的七弟,皱起眉,“你要我自残颜面,还是自残肢体?”
为君乃是一国之本,身患残疾或颜面有损者无法服众,不可为他也是个狠人,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一想到老三未必能长久忍耐还在位的父亲,已经做出了要牺牲的准备。
“我无法登位,难道还不能寄希望与我的儿子、孙子吗?再不济在宗室之中过继一个子嗣,也比便宜了马文才这狼子野心之人要好!”
萧综在心中暗想,“只要我不登位,那禅让文书便是白纸一张,又有何惧?”
萧综都能想到的事情,马文才又何尝想不到?
“昔日司马迁为了完成所著的《史记》,选择舍弃肢体而保全性命,虽忍辱求生,却完成了他毕生所向……”
见萧综已经有所觉悟,马文才不疾不徐地将自己的意图婉言说出。
在萧综震惊甚至是大骇的表情中,他的目光扫过萧综蒲团之上,意有所指地说:
“若要我信你,你得效法司马迁。”
作者有话要说:马文才并没有决定立刻南下,他在等,如果梁国真的乱成球了,他才会加入角逐,否则都是广积粮缓称王。
第527章
齐人之福
马文才提出的条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
实在是太恶毒,
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将人杀了也没什么区别,所以萧综当时没有同意,
也是在马文才的意料之中。
他并不担心萧综不同意,因为以现在的局势,魏国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在这个已经几近破碎的魏国,
他的威望更容易被建立、他的抱负也更容易被施展,而士阀林立、倾轧严重的梁国,则更像是会拖拉他后腿的庞然大物,若不是他出身在梁国,
怕是连这最后的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马文才去见了萧综一面、抛下那个条件后,便强迫自己不过多的分散精力去注意梁国发生的事情,
只是和旧部陈霸先等人来往的书信比之前频繁了点,
知道他因为对建康的了解得到了萧绎的重视,现在已经是湘东王府的左将军,心中也有了些盘算。
除此之外,
梁山伯和祝英台要来魏国的信息倒让他更为重视。
马文才在魏国能用的人手太少了,
哪怕他已经对魏国几乎所有他能触及到的地方都下了“举贤令”,
可真正响应他征召令来洛阳“自荐”或“被举荐”的贤才寥寥可数。
一些陈旧的观念是很难破除的,
哪怕魏国上下出身尊贵的官员被杀了一遍,
很多大族里的子弟也不愿出仕,
更不愿在一个即将举行科举、不分出身的朝堂里任职,
觉得是侮辱了自己的身份。
当初马文才便是考虑过这种可能,所以在科举之前先下达的是“举贤令”,希望魏国汉族高门的四姓能抛却门户之见,在这个魏国最为缺乏人才的时候能为国效力、将魏国的秩序先恢复起来。
可结果却让人很是失望,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尔朱荣在洛阳令人发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