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不得皇帝喜爱,也最不为皇帝所看重,
同时,他又是心思最为诡谲,手段最为狠辣之人。
若扶持他来日登基称帝,只怕皇帝即便是死了,也难以瞑目。
不得不说,皇帝送给沈秋辞的药膏果然是极好的东西,
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沈秋辞的烫伤就已大好,
小臂上并未留下疤痕,只在被烫伤的地方落下了一层薄薄的红色印记。
她得了皇帝这般照拂,自然要入宫亲自谢恩。
她着人入宫递了面圣的奏,皇帝遂许,着她次日早朝过后往朝阳宫一见。
翌日沈秋辞来时,不过在偏殿等候了一炷香的功夫,皇帝便如期而至。
他一见到沈秋辞就极尽关心,
“手臂上的伤可好了?当日听说霍府大火时你也在,可叫朕好一番担心。好在你无事,若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朕实在不知该如何与你母亲交代。”
“皇上言重。”沈秋辞福礼下去,柔声道:“多年来沈家承蒙皇上照拂,民女与母亲不胜感激。也是念着皇上记挂,故而民女的伤方一养好,就急着入宫来向皇上谢恩。”
“朕说过许多次,你入宫只当是回了自个儿家中,不必拘礼。”
皇帝笑容和蔼,并不给人君威的疏离感,倒更像是从小看着沈秋辞长大,对她有无限关怀的长辈一样。
寻常官员觐见,只有站在皇帝面前阶下说话的份儿,
可沈秋辞不同。
皇帝非但不叫她站着,还招呼她坐在了御案的一侧,
“你母亲近来身子可好?听封玉河说,她似乎常被疾病缠身?”
沈秋辞为难应道:“自父兄走后,民女又出了那样凶险的事,母亲一人扛起整个沈家,这些年来早已心力交瘁。想来体弱的病根,也是自那时落下。”
皇帝道:“如此......你母亲是更不宜操劳了。改日朕叫太医院的院判登门去替你母亲诊治一番,依着她的脉象,想法子帮她调理调理。”
沈秋辞连忙谢恩,“民女多谢皇上照拂。”
皇帝佯装厌倦地摆了摆手,打趣道:“朕将你当成半个女儿,你不必与朕这般客气。”
谈笑间,又看似无意地说了句,“今日你来,也是朕想要见你,有事要与你说。”
第312章
吃尽绝户
自顶替了长姐的身份重回上京后,沈秋辞入宫面圣过数次,
每每皇帝与她闲话时,都是和和气气的敷衍她几句,不多会儿就说前朝有事要忙,对付着去了。
倒是少见他有这样正经的时候。
事出反常必有妖,不过沈秋辞也是想看看,他这会儿又憋着什么满腹的坏水。
“臣女愿闻其详。”
皇帝道:“你母亲的许多病大抵都是操劳出来的。而今叫她歇下,往后沈家这一大家子的生意,就都得你一人操持着。
沈家产业遍布上京,上到钱庄驿站,下到酒楼丝运,诸多琐事样样繁琐。你母亲娘家世代经商,从前倒是也能帮衬着。但头几年川渝经了那场地动后,你母亲娘家遭了难死伤惨重,已是自顾不暇。
而今这些重担全都落在你一人身上,朕实在怕你会吃不消。且那么些伙计瞧你忙得焦头烂额,难免不会生了异心,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六年前川渝的那场地动......
皇帝这么一提,沈秋辞倒是想起来了。
她从前询问夏裳这些年家中都发生过什么大事的时候,听夏裳向她提及过:
母亲的娘家在川渝一带,六年前,川渝发生了一场世所罕见的地动,连上京都有所波及。
事发后,皇帝第一时间调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