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苏晏说:“哦,那我的生辰应在下个月。其实我连生辰都忘了,母亲在信中提醒了才记起来。”

    他魂穿过来的时候,原主就已经来到京城备考。他孤身住在客栈半年,并未见过原主的父母。虽然拥有原主的全部记忆,但也只像看了一场漫长的电影,悲欢离合都是别人的,与己并无切身感触。直到如今看到林氏的手迹,才从温煦的言辞和缱绻的字迹中,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亲情,于是决心在此世接替原主的责任,把二老当做自己的父母来奉养。

    不过,手书的末了,语焉不详的一句“当了官,就是大人了,朝堂不同于学堂,规矩甚严,莫要再旧念复萌,以免被人诟病操行,切记”,很是让苏晏琢磨了片刻,仍未明白林氏所说“旧念复萌”指的是什么?印象中原主性格文静,读书又勤奋,没什么毛病呀?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反正就算有毛病也是原主的,与他无关。苏晏将家书收入书房抽屉,整理好衣冠仪容,带上厚厚一本奏折和佐证材料,坐马车前往午门,进宫见驾。

    景隆帝下了早朝,听蓝喜禀告,大理寺右少卿苏晏已候驾多时,便传他御书房见驾。话音方落,皇帝略一沉吟,又改为了养心殿,并吩咐内侍提前备好茶汤点心。

    苏晏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养心殿内,见周围布置,知道是皇帝常住的地方,在此接受臣子觐见,是一种以示恩宠的表现。

    他在御前规规矩矩行了礼,忍不住偷眼打量皇帝月余不见,皇帝似乎略有清减,但神采依然,恬淡宁静的面色像一潭深泉,炎炎夏日里见了,令人遍体清彻。

    皇帝也在端详他,微皱了眉:“怎么又瘦了一些儿,你家厨子还真想被治罪?彻查冯党之事,朕也知道错综复杂,又不催你,可缓着来。”

    苏晏感念皇帝的体贴,笑道:“不关厨子的事,公务也忙得过来,只是苦夏而已,胃口稍欠,入秋便好了。”

    想抱起来掂一掂,看究竟轻了几斤这念头在皇帝脑中一闪而过。当着殿内外伺候的宫人,他若无其事地给苏晏赐了座,吩咐道:“折子给朕瞧瞧喔,这么厚。”

    苏晏呈上奏折,垂手静待。

    皇帝一页一页认真翻阅完毕,有些意外,抬眼看他:“你这何止揪出了冯去恶的党羽,是把锦衣卫上上下下筛了个遍啊!百户以上一百余人,分上中下三等做了点评,比考核官员业绩的京察还仔细。怎么,想替朕给锦衣卫换一套新班子?”

    苏晏知道这般举一反三的做法,其实正中皇帝下怀,皇帝心底指不定多满意他闻弦歌而知雅意,只是表面工夫还要做足,便恭声禀道:“是臣多事了。但冯去恶经营锦衣卫多年,根深蒂固,若不如此彻底梳理,顽瘤难以尽除。臣想着,摘一个是摘,摘一串也是摘,不如借此机会,把虫蛀的坏瓜全部摘干净。

    至于调查的结果,臣自信尚能做到持论公允,不偏不倚,所有评点皆有据可查,皇爷可以再看看臣带来的佐证。另外在大理寺内,还有十几箱的资料,欢迎任何一位有异议的大人前来调档查底。”

    皇帝扬了扬奏折:“光看这份奏折,便知你是花了大心思,下了大力气的。你带来的东西都先留下,朕会命司礼监逐一梳理,列出条目给朕看,该擢升的擢升,该贬斥的贬斥,该问斩的问斩。锦衣卫浑浊多年,是该好好涤清一番了。”

    苏晏听皇帝一个字不提朝会和内阁,便知他是想亲自敲定新的锦衣卫官员名单,好将这柄利剑紧握在手。

    不知在这场激浊扬清的洗牌运动中,皇帝对沈柒又会有何新安排?应该不会低估了他的功劳吧?苏晏思忖着,该怎么不露声色地替自己的兄弟邀功请赏。

    自从见过沈柒的背伤,那副惨不忍睹的画面时而在眼前晃过。那样严重的外伤,皮肉尽脱,哪怕治疗得当,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再世权臣简介 >再世权臣目录 >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