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9章
,劝说众臣回来集合;一边将那名被廷杖打得血肉模糊的御史,平放在广场台阶下,抚身大哭,抢地而呼:“言官怀忠义而谏君王,何以遭此重惩!”

    由焦阳与王千禾带头,数十名官员跪成一片,悲泣声连绵不绝,个个泪洒衣襟,呼求皇上明辨善恶忠奸,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不知是受这股气氛感染,还是有些官员本就摇摆不定或是握注待投,眼见“易储派”气势如虹,担心皇帝一旦被说服,下旨废太子,他们这些两头不靠的什么也捞不到。

    慢慢地,加入哭谏队伍的官员越来越多,最后乌泱泱一片人头,足足有百余个,就连当日朝会上轮值的锦衣卫过来赶人,也赶不走。

    官员们哭天抢地不肯离开,锦衣卫未得皇命,不敢擅自使用暴力驱赶,除了劝离只能劝离。

    如此跪哭了一个时辰,不少人哭得声音嘶哑,几近虚脱。有文官跪伏着爬上玉阶,膝行至奉天门的廊下,苦求皇帝出面听取臣子们的谏言,不要闭门不见。

    另一些文官纷纷效仿,玉阶上红印斑斑,皆是膝盖磨破后染出的血迹,奉天门朱漆划痕道道,皆是指甲掀翻后留下的血痕。

    群臣哀号恸哭之声,回荡在奉天门广场上空,竟然穿透宫门朱墙,传到了在文华殿就近休息的皇帝耳中。

    这简直是把皇帝架在火堆上烤。

    若是苏晏在场,必会跳出来再一次痛骂他们:“群体歇斯底里!大型道德绑架!”无奈此刻人远在南京。

    日晷从辰时走到了巳时,广场上的哭谏声依然不断,跪地不起的官员们,终于远远看见了从宫门内走出的蓝喜的身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司礼监太监就是皇帝意志的代言人。蓝喜的出现,让这些“易储派”看见了胜利到来前的曙光。

    蓝喜不远不近地站在人群外,尖声道:“传陛下口谕‘太子虽有过失,然父子之情乃是人伦,诸卿何以逼朕至此。都散了罢!三日后朕再给诸卿一个答复。’”

    在场臣子们反复琢磨皇帝的回复,意识到这番话的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父子之情乃是人伦”,而是“太子虽有过失”。

    前者再深厚,也会因猜疑、疏离与形势所逼而消磨殆尽;而后者,才是皇帝心底的那根刺,哪怕再小再细,也会扎得他日渐疼痛,最终不得不拔除。

    “易储派”们满是泪水的脸上放出了激动的容光。

    有人小声问:“既然皇上答应吾等,三日后给出答复,要不就先散了罢?”

    焦阳与王千禾同时转头,盯向说话那人。

    那人一凛,不敢再吭声。

    焦阳起身,朝蓝喜拱手:“并非臣等不识礼数,对皇上不敬,正是因为忠于君、忧于国,才迫切希望皇上不受奸人蒙蔽,早日拿出决断。皇上素来果决,唯独此事拖泥带水,臣等再等三日无妨,只怕皇上因此又心生犹豫。”

    蓝喜甩了甩拂尘,叹气道:“皇爷也很为难啊。”

    焦阳道:“别的我也不再多说,请蓝公公代我问皇爷一声既然下不了决心,是否立刻下诏,召太子回朝?”

    蓝喜微微变了一下脸色。

    这个细微的表情被焦阳等人捕捉到,更是确定了:皇帝的确不愿意召太子回朝,只因往日父子情分一丝尚存,一时不忍废之。

    “有劳上公。”焦阳躬身拱手,低姿态地说。

    蓝喜拱手还礼,转身走了。

    于是群臣继续跪着,将日晷的长针从巳时跪倒了午时,仍坚持不肯散去。

    蓝喜带着一队內侍,再次出现在了奉天门的外廊上,手中捧着个木盘。他走到焦阳与王千禾面前,将盘中叠起来的帛书递给他们。

    焦阳与王千禾打开帛书一看,上面一片空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再世权臣简介 >再世权臣目录 > 第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