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1章
蓄势待发到面色如常,只不过花了两三分钟的调整时间,不禁也有点佩服这个“能屈能伸”的情场老手,哂道:“王爷的过人之处,拿到疆场上叫敌军见识就好,我这里就不必重温了。”

    豫王见他不以为然的模样,很有些失望与意外,不禁对自己无往不利的技巧产生怀疑,忍不住问:“清河当真反感?”

    苏晏想了想,再次诚实地答:“倒也不是反感,而是恐惧。”

    恐惧?豫王苦笑了一下,这似乎比反感更伤人。

    “人人极尽手段追求欲死欲仙,你却恐惧起来。再说,难道沈柒与荆红追就温柔?”他装出豁达语气,心里酸水直冒泡,“那两人加起来再翻一倍,也不如本王带给你的快活多。”

    苏晏戚戚地叹了口气,扶正小银冠,从桌沿起身,出门前撂下一句:“快活太多,灭顶沉沦,如溺毙于深海,难道不令人恐惧么?”

    豫王望着他消失的背影,皱起眉头,若有所思。

    苏晏走出主营房,迎面碰见打了酒菜回来的荆红追。

    荆红追尚未近前,已飞速地扫视完苏大人的周身,觉得两人独处一室对方必然花样百出,而大人没有因着情动与心软再纳一房,实乃心志坚定,比得道高僧还把持得住。

    苏晏此刻着实想不到,这位冷面硬汉侍卫满脑子亦是污七八糟的东西,接过提盒说道:“阿追,待会儿吃完饭,我们随豫王一同返回怀仁。”

    荆红追问:“还回王府住?”

    苏晏摇了摇头:“有些事我还要向他了解细节,取得能证明他清白的证物,好向贺霖做个交代。然后我们就立即回京。”

    两人转身往营房里去。

    “大人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回京,就再难离京。”

    “我已拿定主意。”苏晏朝荆红追歉意地笑了笑,“阿追,原谅我的任性,之前离京隐居,如今又要回京复职,做什么都拉着你。”

    荆红追一边将提盒中的杯盘摆上桌面,一边说道:“我乐意。”乐意陪着你东奔西走,乐意守着你春夏秋冬,千金难买我乐意。

    苏晏似乎听见了他未出口的心声,目光越发柔软,将一双筷子送至他手中:“坐下吃饭,我给你盛汤。”

    荆红追没推辞。平日里他很自觉地服侍着苏大人,但当苏大人偶尔也想服侍服侍他时,那就不是单纯的服侍了,而是情趣。

    豫王在屋外廊下,隔着窗子伫立片刻,终究还是没有推门进去,把二人对酌变成三人晚餐。

    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懂,也隐隐悟出苏晏拒绝他亲近的原因,但这种心理障碍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须得有合适时机、合适氛围、合适手段,耐心细致地调教。

    解铃还须系铃人,豫王相信自己的床笫技巧,正如相信自己那杆亲手打制的长槊。

    而这个时机,总会来的要不了多久。豫王朝窗缝内隐约可见的身影爱怜地笑了笑,转身离开。

    清和元年十月,因病卸职的苏晏病愈回京,得到皇帝起复,重任吏部左侍郎、内阁大学士,官复原职。

    回归朝堂的第二天,苏晏就去了天工院视察;第三天,他以内阁次辅的名义向皇帝上呈了一份奏疏,这便是后世普遍认为,在铭史上政治意义不亚于《劾卫氏十二罪疏》的《靖北定边策》。

    苏阁老甫一回朝堂,就用一本威力不亚于水雷的奏疏把这片深潭炸了个浪花四溅、惊涛拍岸,令无数官员不由感叹:苏十二还是那个苏十二,还是那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这本名为策论的奏疏中,苏晏提请:特事特办,重建十万靖北军,由豫王朱栩竟率领,迎战屡犯边境的北漠圣汗阿勒坦。

    第358章

    等的人回来了

    马车离京城尚有百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再世权臣简介 >再世权臣目录 > 第1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