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乡也不容易,还带了两位贵客,你就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叙叙天伦,款待款待贵客,不好么?”
苏知府被妻子这么一劝,也觉得自己对儿子有些苛刻了,便借口更衣离开花厅。
林夫人对沈柒与荆红追歉意地笑了笑:“我家老爷就是这么个脾气,几十年了也不见改。老来得子,又是独子,他期望很高故而态度严厉,但心里还是紧张儿子的。晏囝金榜题名时他高兴得大醉一场,把从不轻易示人的狗拳满院乱打。晏囝每次外放、返京、贬官与升官,甚至邸报上的相关消息他都十分关注,可又死活不肯在家书中说几句软话,也不肯催儿子回家看看。唉,方才他若是有冒犯之处,还望二位见谅。”
她叫下人准备午膳,顺道给宾客安排厢房,苏晏领着他的两个奸夫,不对,是两个手足兄弟去安顿时,有些赧然地问:“我爹娘你们觉得咋样?”
荆红追说道:“我不太清楚所谓爹娘该是怎样,但他们这样的-我觉得很好。”
沈柒半晌不说话,沉默到苏晏有些心慌了,捉着他的袖子解释:“我爹并非对锦衣卫一味地有偏见,小时候我还听他称赞过袁斌来着”沈柒反手握住他的胳膊,似笑非笑:“你紧张什么?该紧张的是我。若是不得你爹青睐,我怕得多送十倍彩礼,他才肯答应这门亲事。”
苏晏呸了他一声,又有些沮丧:“我知道这事是我没担当,但是唉,我得找个合适的时机。”
荆红追宽慰道:“大人不必烦恼,有些事自己知道就好,戳破了反而节外生枝。”
沈柒难得与他统一了意见:“你有难处,无需勉强自己,谁都不愿二老惊怒,这样也挺好。”
苏晏摇头不语,暂时作别二人,恹恹地去洗沐了。
到了夜里,他挑灯看书时,婢女送来一碗银耳莲子羹与一大卷画纸,说是夫人吩咐送的。苏晏打开纸卷一看,是十七八张不同的仕女画像,皱眉问:“娘这是何意?”
婢女答:“夫人知道少爷政事繁忙,在家待不了多久,所以把她精选过的肖像给少爷先挑着,看少爷中意哪一家淑女,到时先见个面也无妨。夫人说若能及早定下来,三媒六聘尽快办了,还能赶得及拜堂,再携新少奶奶赴京。”
“拜堂?新少奶奶?”苏晏惊得把画像一丢,拍案起身,“娘不知我身边群兽环绕,个个虎视眈眈相亲?这是要我的命啊!”
第467章
番外之回乡记(中)
似乎预见到了可怕的后果,翌日一早苏晏就打着请安的旗号,去找母亲说这事。
“不愿相亲?”林夫人问,“我儿可是已经有心上人了,此番何不一并带回家让娘亲看看。”
心上人有是有,还不止一人,只是不方便给爹娘看。苏晏苦着脸强笑了一下。
林夫人会错意,轻轻抽了口冷气:“莫非对方不是清白人家,是贱籍?这就有些麻烦了,就算娘相信你的眼光,只当她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可你爹那边定然不会同意,正妻未娶,就算纳她为妾也不行。”
“不不,孩儿从不寻花问柳,也没有任何娶妻纳妾的打算。”
“不想娶妻就更离谱了。从前催你,你说年纪尚小,刚入仕要先建功立业,爹娘依了你。如今你也二十有四,与你同龄的族兄弟孩子都生三个了,你却连个内眷的影也不见,难道是想当老光棍不成!”
苏晏抓住母亲的手,委屈地摇来摇去:“娘,怎么连您也训我。”
“娘不是训你。”林夫人轻拍着他的手背,苦口婆心地劝,“你总不能一辈子不成家。建功立业固然重要,有个知冷知热、操持家务的妻子也很重要啊。再说,我们就只有你这么一根独苗,你不娶妻生子,苏家岂不是后继无人了?”
苏晏望着母亲纤细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