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7章
有些心虚的道:“大师兄,我不会做法事啊……”

    王费隐道:“没事,我教你,很简单的。”

    陶季比王费隐靠谱点儿,道:“也不用你做,这次你们去是长见识和打下手的,法事由大师兄和我们来。”

    潘筠一听,放心了,“不知道我们到孙家时,钱老爷还在不在。”

    王费隐:“我掐指一算,必是在的,钱老爷和孙老爷关系好得很。”

    潘筠就催促陶季把车赶快一点。

    陶季就对骡子念叨:“走吧,快一点跑起来。”

    骡子果然就快起来,他们赶在天黑前到达孙家庄。

    一进村庄便可见道路两边搭了不少木棚,不远处一个青瓦灰墙的大宅子里哭声震天,香烟也冲天。

    这阵势,要么是死得不正常,要么就是子孙们极度孝顺啊。

    今天的幸运数字是尾号为9的数字,截图为证

    第60章

    孙老爷

    在距离孙家百米外的路上,孙家摆了一张桌子,专门接待分流客人。

    一个一身补丁的老人弓背弯腰的走在他们前面,手里还紧紧地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孩子身上的衣服补丁少一些,却也缝了好几块,胜在干净。

    老人牵着孙子走到桌子前道:“我是牛头村的,孙老爷给我们村修了一条桥,我来送孙老爷一程。”

    管事一听,就让他进去了,还给他指路,“在门口那里哭,然后去村后路那块吃饭。”

    老人应下,在身上摸了摸,摸出两文钱给管事随礼,然后牵着孙子进去。

    陶季则是有帖子的,他将孙家的帖子给管事,管事立即叫来一人,恭敬的道:“道长可直入灵堂,灵堂东侧已经有其他僧道等着,去了那里后自有人安排。”

    陶季应下,将骡子和车交给管事去安排,他们抱上自己的包袱就往孙家去。

    孙家大门一片缟素,里面的哭声已经暂停一段落,他们到大门口时,那对祖孙也刚到。

    老人拉着孙子跪下,冲着门内磕了三个头就大哭起来,哭声悠远而哀痛,有种奇怪的韵味,似唱似念的细数孙老爷做过的好事,以及他对孙老爷逝世的想念和痛心……

    见潘筠听得认真,王费隐就拎着她往里走,“走吧,先去见同道。”

    孙家不止请了一家道士,甚至不止请了道士,还有和尚尼姑呢。

    如今佛道一屋,王费隐他们一到,一个一身孝服的青年便在管事的陪同下过来,道:“我们老爷仙逝,家人悲痛,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诸位见谅。”

    佛道两门的人都立即站起来回礼,表示菩萨(三清)不会怪罪。

    孙家的人打算佛道都用,道士们在左边开一个道场,和尚们就在右边超度。

    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让孙老爷走好,将到阴间的路给他打通,让他到了地下也能衣食无忧,对阳间少些牵挂,知道子孙都孝顺就行。

    这话听着就不是很孝顺。

    尤其孙家还要求,停灵七天,法事也要做满七天,这七天里,佛道每天都要派一个人和孙家的孝子贤孙们一起守灵。

    因为这一点,做法事的钱按人头算,翻倍!

    就连潘筠他们这样来凑人头打下手的也拿了一份工钱,于是诸位道长和菩萨们都答应了。

    王费隐也想让潘筠他们多学一点,他计划得很好,“你们跟完这一场丧事就知道丧礼法事要怎么做,孝子贤孙们要怎么守灵尽孝了,将来你们下山都可以用上,这可都是吃饭的本事。”

    潘筠:“孝子贤孙们守灵尽孝的规矩我们也要学?”

    “那当然,”王费隐道:“棺材怎么摆,孝子贤孙们怎么哭,怎么上香,回头怎么封棺,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剑走偏锋的大明简介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