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2章
过,她们相面的功夫都好,既然她们什么都没说,就说明余家是值得托付的,您就放心让小井去吧。”

    王爷爷闻言就笑眯了眼,更加卖力的揉面,连连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余青的确值得托付。

    潘筠和王小井道:“我看余青周身气质方正,是个正直的人,你跟着他学习,只要勤奋和行事端正,就一定能学到真本事。”

    王小井用力点头,“我会认真学习的,小师叔,谢谢你。”

    要不是有三清观的人带他去,他根本没有门路接触到窑场的当家。

    他总不能平白跑到人家面前说要给人做学徒吧?

    要知道,做学徒也是需要门路的,如果没有门路,那就只能砸钱了。

    他们家原来给他找的木工学徒,就是托他姑父帮忙牵的线,又花了三百文确定下来的。

    所以他不去,他二叔立即就顶上了,实在是机会难得。

    而现在,他不靠家里,也没花钱,自己就成了烧瓷器的学徒工,前途可一点不比木工小呢。

    潘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是你厉害,我们就牵了一条线,能做成学徒靠的是你努力。不过,你要想在这一条路上走远,有大成就,就不能光学烧瓷。”

    “那还要学什么?”

    潘筠刷的一下拿出一本书道:“学律法!”

    她道:“我们要在俗世中生存,还要在俗世里更进一步,那就要了解俗世的规则。他们的规则都写在了律法里。”

    “《大明律》太细,太难记住,你先学《大诰》,这里面有很多的案子,你仔细看,虽说现在律法没有洪武时期严明,但根子在那里,影儿就错不了。”

    王小井手缩了缩,“我,我不太识字,也比较笨,怕是读了也不懂。”

    “所以我给你拿的《大诰》呀,这里面大多是故事,读不懂理论的东西,看故事还不会吗?”潘筠直接塞他怀里,道:“你就当故事书看,等把故事读下来了,你再思考其中的道理,涉及的律法,这就融会贯通了。”

    “等你能读懂《大诰》,我再给你拿一本《大明律》,等你把《大明律》都读完,加上你在余家学到的本事,不敢说你能在大明横着走,至少底气要比现在足十倍。”

    王小井:“真的?”

    潘筠点头:“真的!”

    王小井就收下了《大诰》,“行,我回去就读。”

    “有不认识的字,你就问人呗,村里识字的人应该挺多的吧?”

    王小井摇头,“并没有几个,只有你们道观里的人才个个都识字。”

    这个出乎潘筠的意料,眨眨眼道:“那怎么办,余家那边有人识字吗?”

    王小井摇头,“也就我师父认得几个字,水平和我差不多。”

    所以也没有请教的人。

    潘筠就苦恼的抓了抓脸,“那就只能看缘分了,你把不认识的字,读不明白的段落画起来,等我们碰到了再教你。”

    一旁的王费隐蹙眉,思考片刻后扭头去问一旁来做帮工的村长,“村里孩子现在去哪儿上学?”

    “去大源坞呗。”

    王费隐点头,“倒是不远,去上学的孩子多吗?”

    “没有几个,大多还是去上个两三年就回来的,比如王小井,这小子就上了两年半,说是读不下去,自己跑回来了,现在能坚持读书,家里也坚持送去的,也就两户而已。”

    王费隐一听,叹息道:“这样不行啊,我们汾水村虽然不大,却也不小,孩子这么多,怎么能只有两个孩子坚持念书呢?”

    村长:“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是孩子们的确不喜欢学,二来,家家户户都难,供养学子耗费的钱财多,还少了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剑走偏锋的大明简介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