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更稳了。
苏父从地里被找回来,比苏大山更苍老的脸上满是笑容,坐在饭桌边听妻子又一次提起三清山山神庙会,他难得附和道:“想去就去,但得起早点,早去早回,我记得上三清观得爬好久的山吧?”
苏母没好气的道:“山神庙不在山顶,在山脚下,不用爬山。”
苏父笑呵呵的道:“不用爬山好,不用爬山好,把妞妞也带去,让她多拜拜,祈求山神让她健康平安,心灵手巧。”
一家三口高兴的应了一声。
时隔半年多,苏家终于传出了欢快的笑声。
不远处的邻居隐约听见,便道:“是不是大山回来了,我听见他们家的笑声了。”
“应该是,这是服役回来了吧?”
“大山这一次服役服了半年多,下次不知道轮到谁。”
“这两年的村里的劳役越发重了,还是城里好一点。”
“不一定,我表姐就嫁进城里,她儿子今年去抬轿,已经抬了一个月,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没错,县衙里抬轿,打更,甚至扫地的活都是征的役丁。
这几天是这个人,下面几天是另外几个人,轮流着来,由里作为单位轮调,里长再指派役丁。
老朱要的就是,不花一文钱维持衙门、县城的运作。
粮长、里长等一系列基础吏员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一文钱。
会运作的,自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但也有不会运作的,白担了责任。
尤其是粮长。
因为当了粮长后家庭没落,甚至家破人亡的人都有。
明仁这一清点劳役情况,就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有人借着和衙门的官差相熟,以劳役的借口征调民夫,让他们为一些官吏和地主耕作,修路,修水渠……
明仁看着单子上,比他亲自征役多出三分之一来的劳役,面色难看不已。
师爷看着他的脸色,低声劝道:“大人,这种事是禁不住的,都要扫地,役丁扫大街时经过县尉的家,县尉让他顺便把自家的院子扫一下,这怎么禁止呢?”
“水至清则无鱼,我们也就能禁无端多出来的役务,像这种‘顺便’之事,禁不住。”
明仁握紧了拳头,“这几个,今年征了十个役丁给他们做青储?”
“是,借口给县衙的牛马准备青储。”
明仁:“你去,你亲自去,既然是县衙的劳役,让他们把青储交出来!”
师爷:“……”
明仁扭头看向他,脸色铁青,“不要告诉本县你办不到,你不去,本县亲自去!”
师爷立即道:“我这就去。”
“等等,”明仁叫住他,面无表情的道:“今年衙门给每个役丁补贴日薪二十文,本县记得征发劳役时已经把钱给出去了,让他们结算一下。”
师爷:“……是。”
明仁等师爷走了,这才气恼的将手上的单子摔出去。
单子啪的一声摔在门槛上,散落,飘荡。
明仁运了运气,最后还是自己默默地起身把单子捡起来收好。
那几个老爷都惊呆了,明仁不仅要抢他们的青储,还要他们给役丁付钱?
“二十文的日薪,那还是劳役吗?”
师爷面无表情道:“诸位,这是我们县令私下给役丁们的补贴,钱已经给到你们手上,是你们自己私扣下来的。”
“这,师爷您看这不是为难人吗,事情是什么样子,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