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7章
,抹着眼泪大哭着数麓川之战后朝廷派去支援的将士数量、粮草、军备和药材的花费……

    顺便又弹劾了一波麓川总兵官王骥和云南总兵官沐昂,认为是他们指挥失利,以至于到今日都没能抓住思机发。

    刚回京不久,屁股还没坐热的麓川之战总兵官王骥抿了抿嘴,低头不语。

    他一回京就被弹劾,差点到监狱里过夜。

    要说不生气是不可能的。

    难道他想打麓川之战吗?

    他好好地在京城当兵部尚书不香吗?

    结果他打输了骂他,打赢了还要骂他。

    花费巨大,是他想花费吗?

    西南蛮夷之地,那里山多,树多,水多,毒虫毒蛇也多,将士们去到那里,谁不病上一两场?

    他们不熟悉地理地势,而白夷世代居于云南,比他们的将士要熟悉得多。

    前去支援的将士有两广、两湖地区和川贵两地的将士,甚至还从北边抽调了一些。

    除了两广和川贵过去的将士还算适应外,其他地区的将士过去多水土不服。

    这就意味着这场战事就是要耗费更大的兵力和财力。

    更不要说,云南山高林密,人只要钻进林子里就很难再抓到。

    他抓思机发一家不就是这样吗?

    陆陆续续抓回来父父子子那么多个,但抓了这个漏了那个,接着冒头接着来。

    这又不像北方大平原,打败对方之后呦喝一声莽冲就能把人给抓回来。

    他抓不住啊!

    但他是真的尽力了呀!

    六十五岁高龄的王骥在心中碎碎念,面上却一派严肃,默不作声。

    至于其他的花费……

    王骥垂眸不语,老二不说老大,朝廷是拨了不少钱在西南,但真正到军中的有多少?

    远的不说,就说刘聚手上那批军备,为什么劣质成那样?

    以至刘聚差点全军覆没。

    说他花的多,奶奶的,到底是谁在花这笔钱?

    王骥的目光从一众文官身上滑过,落在杨士奇身上,后又抬起眼来扫了一下王振。

    柿子捡软的捏,有本事去弹劾王振,去弹劾皇帝,去把整条线捋一捋,看看钱都到哪里去了。

    其实,他也挺好奇的,那么多钱,都去哪儿了?

    正吐槽得欢,皇帝突然发大火,一拍桌子道:“没钱,没钱,都在跟朕说没钱,我大明国泰民安,怎么就穷成这样了?”

    “泉州那帮倭寇手里的军备是从哪里来的?江西私采银矿的那批流民是真流民,还是谁在背后指使,怎么他们私采的时候就赚钱,轮到朕去采了,一年就交上来几十两银子?”

    小皇帝气得找出矿工作乱谋叛的折子丢下去,质问杨士奇等文官,“三个银矿,一年交上来的银子都不到二百两,这是银矿吗?”

    “朕现在就是要定数额,采不出来,也得给朕采出来!”

    他膝行向前,推开拉扯他的同僚,哐哐磕头,“请陛下派出御史与大理寺官员彻查银矿,减少定银,江西一地百姓的赋税负担真的不能再加重了,今年江西失地流民已达六万之众,而这只是户部的统计,实际上,只怕还要再多一半……”

    这是江西的官员,其他地方的官员一听,也纷纷为各自的家乡叫屈起来。

    福建的道:“福建一地的赋税也重,又有倭寇骚扰沿海,内迁的渔民年年失地,年年外逃,这都是日子过不下去不得不为之。”

    浙江的道:“你们的赋税再重也没浙江的重,每年定额的丝绢绸缎便让浙江苦不堪言。”

    南直隶道:“南直隶亦然。”

    北方一众官员听得几乎呕血,一个山西的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剑走偏锋的大明简介 >剑走偏锋的大明目录 > 第1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