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还有您说要默写给我的《新墨经》和《奇物说》呢?”
潘筠咳嗽起来,道:“我已经默写了五十分之一本,可以作为一册了,我回头给你拿。”
王璁一楞,“什么书,五十分之一就能做一册了?”
“《新墨经》,包含了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超现代物理学,以及,数学。”
王璁挑眉,“说起来我一直有个疑问,小师叔,你既有《新墨经》,是不是意味着你有《墨经》?”
潘筠嘴角轻挑,“我还真有。”
是后来考古发现,加上历史传承下来的各种古书籍,修复汇总后编成的。
后来,被作为数据收在灵境的储存玉片上。
而《新墨经》是灵气复苏之后,国家集百位科学家汇编的一套涉及了数学、力学、光学、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等的科学书籍。
当时大战还在继续,文明遭受破坏,谁也不知道,一觉醒来,这个科学世界是否还存在,所以《新墨经》是从蒸汽技术开始前的技术水平开始汇总,逐一推到当代的科学技术。
当然,全是基础。
想要更进一步,那就要学习更多分类知识了。
可以说,学会了新墨经,做出《奇物说》里十分之一的东西,古代世界可以变成现代世界。
潘筠神秘的道:“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他的,这可都是宝贝。”
王璁激动的几乎要跳起来,激动的道:“这可不就是宝贝吗?”
“小师叔,你真的有《墨经》?墨家传承的那个《墨经》?”
潘筠点头。
王璁就不想摆摊了,“小师叔,你给我看看。”
“《墨经》还没默下来,现在只默了《新墨经》的一小部分,不是都和你说了吗?再等等。”
王璁就冷静下来,“小师叔,你的意思是,你把《墨经》都记住了,需要默写?”
潘筠点头。
王璁就蹲回去,继续吃面,片刻后还是忍不住道:“小师叔,我爹身上有挺多优点的,但说大话这一点你能不能不要学他?”
第369章
上船
潘筠认真道:“我没有说大话,我是真见过《墨经》。”
王璁心脏凝滞,难道他小师叔的前生不是在元,甚至都不在唐宋,而是在前秦的战国时期?
捧着碗的手微抖,有人喊道:“摊主,这个碗怎么卖?”
王璁立即手稳,扭头就喊道:“上好的青白釉瓷,三十文一个,二百九十九文一套,不二价!”
王璁把碗塞给潘筠,暂时把《墨经》抛在脑后。
为了让王璁感受到她的知识渊博,明白她的厉害,潘筠决定今晚就开始抄写《墨经》。
笑话,照书抄她还不会吗?
绸缎庄的花灯被点亮,映照在瓷器上,将瓷器显得更好看了。
每个来看花灯和绸缎的人都忍不住去逛一下瓷器摊。
桌子上摆有花瓶,瓷笔洗,瓷笔筒,还有各式茶具,碗碟盘子,甚至还有一个手掌那么大的各色小瓷瓶。
潘筠他们一般拿来装丹药,别人拿来干什么就不知道了,反正很多人喜欢,尤其是年纪小的少年少女们。
看见这么小的瓷瓶就走不动道了。
桌子上的瓷器以极快的速度卖出去。
甚至因为来的多是年轻人,他们都不砍价了,选中就付钱。
乐得王璁彻底把《墨经》忘在脑后,让潘筠把车上的箱子都打开补货。
潘筠力气大,手又稳,做这事最合适了。
每个人都被王璁使唤得团团转,就连潘小黑都被放在桌子上叮嘱,“小黑,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