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原先打算怎么翻案?”
潘筠:“我打算在宫外和皇帝见面,引诱他和我成为朋友,再以朋友之名请他翻案。”
杨承浩惊住了,问道:“你怎能在宫外见到皇帝?”
薛韶则是沉吟了片刻后道:“这倒是一个办法,叔父也说过,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重情义,只是……”
潘筠:“只是什么?”
薛韶:“只是以情谋私利,太过无耻。”
潘筠嘴角轻挑,皮笑肉不笑道:“没关系,此中因果我来承受。”
薛韶见状,心内叹息一声,知道潘筠不喜皇帝,因此不觉得骗皇帝的情义有什么不对。
杨承浩已经不说话了,默默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讨论,等他们结束了才问,“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
潘筠:“活着就行。”
她来这里,就是确定杨家是否还有人在,是否还有翻案之心。
薛韶则要温和许多,他和杨承浩道:“你们如往常一样生活,不管是我,还是潘道长,都不确定就能立刻翻案,这个时间可能需要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等都不希望它在未成功前过多的影响你们的生活,你就当我们是普通的友人,等机会来临,我们再来请你们出面。”
杨承浩应下。
潘筠就看向薛韶。
薛韶也看向潘筠。
俩人同时起身,“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杨承浩有些懵,连忙起身道:“厨房已经在做饭,我姐姐和大娘也快回来了,你们吃了饭再走吧。”
薛韶温声道:“今日便算了,改日再来拜会。”
潘筠:“我刚刚已经吃过了,此时还是撑的,下次再来吃。”
杨承浩看看薛韶,又看看潘筠,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送你们出门。”
潘筠:“……你知道什么了?”
杨承浩:“你们是不是有话要私下说?”
潘筠:“不是。”
薛韶:“是。”
俩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潘筠皱眉,“我事无不可对人言。”
她连她是潘洪女儿的事都说出来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薛韶微笑,“泉州。”
潘筠就扭头和杨承浩道:“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杨承浩:……
他默然无语的将俩人送出门。
薛韶主动找了家饭馆,要了一个包间坐下聊。
潘筠问:“两件冤案涉及到的其他人家,你也找到了?”
薛韶颔首,“我应该比你们更早进城,认识了几个一同进京赶考的书生,托他们帮忙把人找到了。”
他道:“沈荣是方士,没有家人,郝氏的丈夫和儿女搬到了城外的老村里,我远远的看过,没有打搅他们。”
“至于另一桩案子里贺氏的儿女,他们倒没有搬家,还在原址。”
潘筠转了转手中的茶杯,若有所思的问道:“查的这么细,那当年可以证明他们冤屈的证据……”
薛韶微微一笑道:“所有画押的口供和药方等证据都被誊抄了一份在我手上。”
他道:“除非他们将当年牵涉此事的大夫、锦衣卫和刑部、都察院官员都杀了,不然都可以追证重审。”
潘筠就满意了,很好,这样她就不用再一个一个的重新查问一遍了。
要知道,重新询问案情,相当于把人的伤疤扒拉开,让它又一次血淋淋的展现,然后发脓再愈合。
她不喜欢做为难人的事。
潘筠抬眼看向薛韶,问道:“你刚才说泉州,泉州有什么事?”
薛韶就对喜金道:“去把伙计叫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