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了。”
主仆二人闲聊谈笑,夜幕渐渐黑沉了下来。
许是亲事定下来了,柳如眉睡得都安稳了不少,也不需要再点安神香入睡。
旭日东升,凤仪宫内,众嫔妃来给皇后请安。
“各位妹妹安好,今日倒也倒也没有其他重要之事说明,本宫就不多留妹妹们,张贵妃,殷德妃,吴贤妃,梁淑妃你们留下。”
皇后将其他嫔妃打发了后,独留了宫中四位位份高的妃子,与她相商为皇子挑选妃子一事。
坐在皇后右手下方的张贵妃端起茶水浅浅呷了一口,张贵妃在当今陛下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已经入府,张家手握兵权,再加上她为皇帝诞下皇子,母凭子贵,这些年来皇帝对她的宠爱丝毫不减。
张贵妃已经是半老徐娘的年纪,却依然风姿绰约,头戴一支点翠靛蓝歪凤头面,耳垂上吊着的绿翡翠,通体绿莹莹,手腕上带着外藩朝贡的珊瑚串珠,衬托得整个人珠光宝气。
“皇后娘娘看来并非没有重要之事,只是这事情怕是只有我们姐妹几人能够给您拿个主意?”
皇后莞尔一笑,她与张贵妃这些年平分秋色,亦敌亦友,各自只需要对个眼神,都能够明白互相的心思。
相比于张贵妃的张扬,皇后的宫装就要淡雅得多,但该有的中宫规格都不可缺,她头上那顶凤冠上的明珠,乃是皇帝亲自为她寻求的生辰贺礼,仅此一颗。
朝贡的东珠是有皇后能够使用,但皇后不喜欢奢靡,只做了一对东珠耳坠,韵金纱缎的面料上,绣着姚黄牡丹,象征着中宫的地位,一举一动都昭示她身为后宫之主的威仪。
“妹妹是个心思灵巧的人,我这心思瞒不住你,这不是宫中的皇子都到了适婚的年纪,本宫就想着与各位妹妹一同挑选世家小姐,为皇子婚配。”
坐在皇后左手下方的殷德妃连忙跟着搭话,“皇后娘娘来问我们,想来是心中有了合适的人选?”
殷德妃出生清流世家,性子娴静,为皇帝生了一儿一女,是个有福之人,后宫中人人都受过她的善意,皇帝就算是忙着政务,也会抽空去她拂清宫坐坐。
没有张贵妃专宠的恩赐,也没有皇后中宫之位的权势依仗,殷德妃的衣装就显得朴素不少,又因着她是礼佛之人,常年手上都挂着一串檀香木的佛串,也不带贵重的首饰,宫装除了该有的规格,她也不争不抢。
“德妃姐姐这般着急,难不成你是怕与皇后娘娘同看上一家的姑娘?我记得四皇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德妃姐姐是打算挑选母族的姑娘还是其他世家的小姐?”
吴贤妃与张贵妃交好,靠着这棵大树,说话也是随心所欲,向来是喜欢挤兑殷德妃几句,在梁淑妃为入宫之时,她本是皇帝新宠,家中也靠着她步步高升。
但她有孕后不能侍寝,本想从母族中挑选一位,可惜她还未盘算好,胎儿就小产,身子也拖累了,这些年一直未曾有孕。
吴贤妃喜欢穿鲜艳的衣装,能够将她容貌身段展现出来,姣好的面庞,盈盈一握的腰身,加上她江南水乡的软语轻言,又肯学新花样,唱曲儿舞袖都会一二,皇帝倒也疼爱她。
“贤妃妹妹还是这般心直口快,今日我们只看画像为皇子们选妃,其他的事可不兴说。”
皇后看似打趣的一句话,其实也是暗中敲打了吴贤妃,殷德妃对着皇后投过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吴贤妃倚靠在黄梨木的座椅上,转动着手腕上的珐琅镶宝石手镯,没有继续说话。
年岁最小的梁淑妃,前几年才为皇帝添了小公主,她现下最是受宠,但也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宫中分为两派,但她这个聪明人,游走在中间如鱼得水,怪不得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如此之久。
梁淑妃轻轻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