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她斟酌着用词,想说得更周全些,免得让爹爹他们起疑担心。
“婚事本就是我们柳家先牵的线,安小将军为天下大义戍边,女儿理应也为他做点什么,所以女儿想前去边关,和安小将军在边关完婚,如此也是好事。”
历来不少将士在边关待的时间太久,不能和心上人完婚,心上人不得不另嫁他人的事。
这说不得谁对谁错,谁都有为难之处,柳如眉不想等着安小将军来就着她,既然是她想摆脱顾覃渊,也该她主动些,而不是一味让安小将军操心。
她着急着和安随风完婚,但说得合情合理,让人觉不出错,她没说顾覃渊在私下多次接近轻薄她一事,只从人之常情出发。
顾覃渊做的那些事,是断断不能让父亲他们知道的,父亲为人刚正不阿,保不准冒犯太子,而姨娘胆小体弱,若为她病倒可怎么好。
得知她是说这事,心情紧张的众人松了口气,不是出了什么事就好。
柳夫人放下心来,拍着心口笑道:“真是女大不中留,才定亲,这就满心满眼为自己的未来夫婿着想了不是。”
柳如眉面颊一红,紧张地张了张口:“女儿是担心节外生枝,不如早些完婚为好,安小将军离京之前对女儿颇为担忧,女儿想着,不如事情早定下也是好的。”
海姨娘看着挂心未婚夫婿的女儿,欣慰地笑笑,拉着她坐下来,让她慢慢说自己的想法。
“今日是想和父亲你们商量,此事你们若觉得没有异议,女儿便写信让军差送去边关,和安小将军商量婚事怎么操办的事。”柳如眉双手交叠轻放在腿上,模样很是温婉知礼。
柳尚书看了眼柳夫人和海姨娘,几人对视一眼,一致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原也是应该的,安小将军为了家国大义奋不顾身,他又身世孤苦,我们今后是亲家,为他多做考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柳尚书怅然道。
他是兵部尚书,和安小将军在公务上多有来往,知道他为人刚正,确实可托付。
大家都同意自己的想法,柳如眉忐忑的心才得以安定些,她就担心姨娘舍不下她。
和家人商议好去边关的事,柳如眉就修书一封,让人连同一枚玉佩送给安随风。
安随风是大将军,设管军中大事,是以会有专门的军差,负责来往护送军机要事,以及家书,不过安随风没亲人,柳如眉送去的,是他收到的第一封家书。
柳如眉的信递到边关,军差把信拿给安随风,说有家书时,他愣了许久。
商议完近几日的城防变动,部将都退下,安随风才拿出那封从京城寄来的家书。
他急忙拆开信封,和信一起滑落出来的还有一枚玉佩,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安随风眼底冷沉的杀伐之气随着心头化开的暖意淡去,握着玉佩目光柔和地看着手里的信。
他心情愉悦地看完柳如眉写给自己的信,在信中,柳如眉先是关心他在边关过得如何,再问他们之间的婚事不如早定婚期,她可前去边关和他拜堂成亲。
柳如眉让他莫有心理压力,她只是想快些以妻子身份陪伴在他身侧,为他操持家中事务,从今往后,他再不是孤身一人。
安随风笑了笑,眉头却是皱着的,他多少是亏欠如眉的。
人家女儿家,到了婚嫁的年纪,和他定下婚事,他就到了边关。
边关公务繁多,他抽不开身,若等他回京再成婚,不知要等到何时。
多亏未婚妻子善解人意,不曾怪罪他。他之后大概要在边关待一阵子,既然如眉愿意过来,他可先在边城打点好宅子,让如眉在这住一段时日。
之后等了了边关的事,他们再一起回京。
鼓城是边关城池之一,位置山环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