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想,说书先生话锋一转,提起了另外一个人。
“说起安小将军,可少不得提起另一个人,那便是当今新帝,圣上和安将军私交甚笃,两人在战场上就连后背都可放心交付给彼此。”
柳如眉几不可察地皱起眉头,什么私交甚笃,顾覃渊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他擅长心计,把安小将军骗得团团转,还觊觎他人的未婚妻子,令人不齿。
“要说安小将军已经是出类拔萃,咱们圣上更是人中龙凤,在军中颇有威望,还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跟随先帝上战场,小小年纪全然不怯,得此英明神武的君主,实乃万民之幸。”
说书先生夸安随风的时候还是留有余地,端看他此刻夸顾覃渊夸的天花乱坠,就知他是用欲扬先抑的法子再歌颂当今先帝的圣明呢。
柳如眉原本听得津津有味,说书先生一提起顾覃渊,她就没了兴致。
什么人中龙凤、英明神武,不过是吹捧之词。
哪个皇帝登基,不得收买人心?这些说书先生,私下怕是收了银子的,或者是惧怕新帝不敢得罪,所以才说这么多好话。
顾覃渊的德行,柳如眉想了想,心下冷笑,这人就是个变态,不折不扣的的变态!
柳如月吃够了炙肉,喝着茶气定神闲听楼下说书先生慷慨陈词,一转头就看见柳如眉苍白的脸,心下一惊。
“妹妹?你的脸色怎么如此难看,是不是……”柳如月若有所思往楼下看了眼。
柳如眉当然明白她这个眼神的意思,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想到这三年国丧,柳如月也是头疼,担心自家妹妹重新被新帝看上。
说书先生一轮故事说完,先下去中场休息,楼下大堂静了下来。
柳如月倒茶给她,心疼地柔声宽慰道:“你别多想,你已经和安小将军定亲,你们甚至还差点拜堂成亲了,都到这个份上,有点脸皮的人都不会再纠缠。”
柳如眉嘴角抽了抽,姐姐无心之言,却说对了,如果顾覃渊是个没脸没皮的人呢?
新帝屡次夜里来找自己妹妹的事,柳如月全然不知,想着好友妻不可欺,安小将军在边关为了守卫大庆疆土勤勤恳恳,顾覃渊不能在这种时候挖人墙角吧,太缺德了。
“姐姐,我心里总有些不安。”柳如眉欲言又止,说不出口自己为何不安。
柳如月以为妹妹是担心那人贼心不死,再缠上来,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你别多想,虽说大庆律法规定大庆子民要为先帝守丧三年,可新帝是不用的,新帝登基之后,以繁衍子嗣为要,一般新帝登基一年后,就会立后纳妃,无一例外。”
大庆立国数百年来都是如此,新帝登基,如不是登基前就已子嗣繁茂,都要尽快立后纳妃,为子嗣计,毕竟皇帝膝下子嗣单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当真?只一年他就会立后纳妃么?可是,他会不会一道诏令,就强行命我进宫?”
柳如眉打了个哆嗦,这种事,顾覃渊并非做不出,如今他是皇帝,说一不二。
就算是好友之妻又如何,在她去鼓城之前,顾覃渊不顾她意愿,强取豪夺的事做的还少?
看出妹妹的惶恐不安,柳如月心疼地把人抱在怀里,她这苦命的妹妹,怎就被新帝看上。若被旁的王公贵胄看上,有父亲这些年在前朝的声名,不是不能转圜一二,偏偏是这个人。
柳如月拍着她的背,往窗格外看了一眼,忽然想到什么,顿时眼前一亮。
“不会的,安小将军为大庆戍守边关才耽误与你的婚期,这种情形比只是寻常定了亲要特殊,圣上若执意要你,大庆百姓怎么想?满朝武将怎么想?新帝不至如此糊涂。”
顾覃渊‘名声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