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眼下想起这茬来,心情有些激动,只要陛下有心仪的人,事情就没那么难办。
太后上回母子针锋相对,皇帝说的那些话,苦笑着摆摆手。
覃渊这孩子,早已长大,有了自己的主意,不愿再受制于人。
太后不是那么没眼力见的人,非要去找顾覃渊的不痛快,只会将两人关系恶化。
不止如此,太后还有另外一层顾虑。
太后扶额沉下脸,轻斥项真:“你莫不是老糊涂,就算陛下对柳家次女有意,也得绝了这份心思,柳家女已和安将军定亲,两人婚事原本都提上日程,是因国丧才推迟。”
如果是别人,无论皇帝这会对此女有没有心思,太后都会把这人送到皇帝面前,但现在不行。太后暗叹一声,真是冤孽。
“安将军在鼓城戍守边关,未婚妻子在京城被自己的好友横刀夺爱,试想他心里什么滋味?何况一国之君挖人墙角,这是什么事?此事休要再提。”
项嬷嬷才想到这层,脸色顿时不好,立即欠身请罪:“是奴婢说错了话,请太后恕罪。”
太后头疼地摆了摆手,随风那孩子没能和未婚妻子完婚的事她有所耳闻,但之前柳家次女定亲后,陛下没什么特殊反应,想是那时就放弃了。
柳家次女在陛下那,不过是一时看个新鲜,也没有特别在乎。
为了她三年都不往后宫收人,和朝臣起龃龉还犯不上才是,又不是青梅竹马。
“罢了,还是先筹备年节的事,今年是先帝新丧,不办宫宴,但年礼得准备。”
太后拿过礼单,琢磨今年要给各宫送什么礼物。除了各宫太妃太嫔之外,还有娘家亲眷,以及为首的几位官员官眷,都要客气客气。
太后目光落在官眷千金的名字上时,脑海之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
“是不是从一开始哀家就想岔了,往年热闹,年节时朝中大员会携家眷参加宫宴,天涯何处无芳草,陛下不是钻牛角尖的人,不会把心思放在一个人身上太久。”
加上陛下和柳家次女的事,八字没一撇她就定了夫家,再有心思也该歇了。
项嬷嬷大惊,觉得太后娘娘说的有理:“陛下心里念着别的姑娘,并非没有可能。”
说罢两人都皱起眉头,想到同一个问题,太后没开口,项嬷嬷将出口的话在嘴边一再斟酌才悠悠道:“陛下不曾提起,想是那姑娘出身不好,知道您不会同意?”
思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可能,不然顾覃渊藏着掖着,不愿立后纳妃是为何?
太后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思,无奈地捏了捏眉骨,如果他心里真有这么一个人,会为那女子做到这个地步,不是没有可能。
“哀家确实希望他能够好好选一家世清贵性子端庄得体的闺秀为后,但也只是立后人选要好好的挑选罢了,他若真有喜欢的,哀家不会反对他立妃,他要给那女子怎样的尊崇都好。”
只要立后,别的她都可以不过多插手,太后如是想着。
先帝宠爱的妃子不少,她当时身为皇后,地位不曾动摇过。
男子的心,本就不可能只落在一人身上,而皇后这个位子地位尊贵,但往往得不到夫君的心,身为一国之母,本也不能拘泥于儿女情爱,太爱皇帝,反而不行。
“太后敏锐宽宏,可是,陛下近来一门心思全都在国政上,想是不愿意纳妃,陛下前阵子才和您争执国,只怕不会轻易在您面前开口说自己对谁有意。”
看着顾覃渊长大的不止太后,还有跟在太后身边多年的项真。
项真跟随当时还是皇后的墨氏入宫,在顾覃渊小时候,都是她帮忙照看。
第78章
宫宴
在太后面前,项真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