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3章
怒不亚于萧琰。只眼下不是光惊怒的时候,好半晌,他勉强收敛情绪,沉声道:“主子,我们恐怕得另做打算了。”

    不是恐怕,是一定。

    外头都以为说的是靖王大公子,但知道来龙去脉的,一听就明白了。

    哪怕现在成功杀死萧迟萧逸也无用了,嗣子计划宣告失败。

    没错,萧琰最后一个隐秘身份,正是萧迟猜测的四人之一,益都王嫡长子萧昐。

    孝,好学,聪敏而朝气蓬勃,又离京多年,和京中无牵扯。益都王府又家风清正,他“母妃”早逝,家有继母嫡弟,正正是过继嗣子的上佳人选。

    后续都安排好了,只要皇帝三子俱亡,他有把握出继承祧。

    十几年了。

    在成功前的最后一刻,突兀告破。

    萧琰心中怒恨可想而知。

    可不管他再怎么愤恨不甘,如今谋算落空,备用计划就得马上提上来。

    再不甘,他也只得咬牙:“传令!”

    重重喘了几口气,萧琰厉喝:“鸣金,收兵!”

    “奔赴穰州!!”

    ……

    萧琰迅速收拢兵马,取道向东,直奔穰州。

    必须立即建立战略纵深,先收穰州,再取谷州,而后是池州徒州,占据大半个江南东道,据天险先稳稳立足,再伺机外扩。

    江南富庶,粮草军备源源不断。

    必须要快!

    因为江水南北已有封禁不住的趋势了。支撑了这么长的时间,把消息一锁再锁,往两位皇子的争斗上一推再推,尽可能把事态往轻里引导,但也已经差不多了。

    甚至,朝廷的反应比萧琰预料的还要快。

    据报,信州大营已经动了。

    信州大营常驻十万大军,陆师水师,战船常年足备,兵锋一出,强势直指南岸。

    也有可能不是京城朝廷。

    萧琰想起彭州大营,萧迟竟能这么迅速就调动彭州大营八万大军,算算时间,他几乎是一进去就点兵而去,不禁让人怀疑,他手里是不是有虎符?

    既然他有彭州大营虎符,那么信州大营呢?

    霍参不见了,算算时日,还真正好。

    萧琰不禁冷笑,都是皇子,萧逸混得可真够丢人的!

    不过,这也不能太怪他,谁让他没有一个足够让人爱屋及乌的亲娘呢?

    想起这女人,萧琰眉目一鸷,眸中彻骨痛恨一闪而逝。

    ……

    萧琰挥军向东,繁州之围立解,外面的消息立即进来了。

    头一个就是霍参的消息。

    他携虎符成功渡江,抵达信州大营,信州大营立即发兵,战船开拔,指向大江南岸。发信之时,正拟以声东击西之计攻向宣州的渠县一带。

    若顺利,三日,最迟四日即登陆宣州。

    萧迟等人算算时日,就是明后天。

    萧迟毫不迟疑,立即率军赶往宣州渠县。

    第二日清晨,信州大军成功抵达渠县,水陆齐头并进,直奔繁州。

    之所以选择宣州,就是为了尽快驰援萧迟。

    所以双方很快就成功汇合了。

    霍参撩袍跪地,呈上虎符:“卑职不辱使命!!”

    “很好!”

    信州统军的威卫大将军庞德率信州大营大小将领,齐齐下马跪地:“卑职等叩见宁王殿下!!”

    “好!快快请起!”

    随着和霍参庞德的汇合,北岸消息全部获悉。

    首先是圣旨,皇帝给信州大营并北岸诸州密旨,密切监测尽快探清,可见机行事,务必保证二位皇子的安危。

    发旨时,事才初发,是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简介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目录 > 第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