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道现在不应该再多说什么。
嬴驷本就洒脱,此时更是豪爽:“嬴华在义渠,不能调动,秦国若想安心开战,北境必须平安,嬴华很重要。”
“出征巴蜀,需要跋山涉水,对接巴莒两国,则需要圆滑之人,远征之事,寡人想让赢疾和司马错前去。”
“至于楚蛮来犯,虽然甘茂在曲沃领兵,但以他一人之力,远远挡不住景翠的大军,便让赵云过去帮他吧。”
如此,嬴驷身边的将军全部调派干净了。
赢疾和司马错去巴蜀,赵云去曲沃,嬴华在秦国北境未动,可函谷关正面战场怎么办?
梅长苏何其机敏,一下子就察觉到了异常,问道:“王上,韩国迫境是为近忧,如今有作为的将军全部派出去,函谷关谁来迎战韩国啊?”
作为一国君王,在这件大事之上,嬴驷怎么可能模糊呢,梅长苏一问,他便就势说开:“你们觉得白起,如何?”
第178章秦时明月
白起?
王上的意思,是想在函谷关正面战场,对这个小家伙委以重任,让其掌兵。
如此,是否有些草率?
梅长苏和张仪彼此狐疑的相互看了一眼,他们对白起的印象,除了嗜杀,几乎没有其他字眼。
举凡白起参加的战斗,敌方俱都伤亡惨重,甚至对于敌人的伤兵,白起也从不留情。
自然,白起有他自己的考虑。
战国这种以‘耕站’为主旋律的大时代,有些时候就必须要杀人来维持生计和国运。
每一次战斗的伤兵都不下数万,难不成秦国全要接济?
接济下来,需要大量的粮食,还不能保证这些降兵全部为秦国所用,万一他们造反了怎么办?
似乎,在这种局势之下,将他们杀了是唯一的选择。
白起也并不算做错!梅长苏和张仪不知道白起的生平,所以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是质疑,毕竟以前的白起从未当过主将。
可嬴驷每每提到这两个字,都有些心跳加速,甚至怔怔出神的楞在当场。
白起,那可是杀神!中国历史上,军事造诣最高的将领,甚至拿到后世,嬴驷认为他比诸葛亮、霍去病还牛。
“王上早有思量?”
看着嬴驷那坚定的眼神,梅长苏和张仪便知道,这件事嬴驷已经有个定论。
不管他们是否同意,白起掌兵都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王上能否告知臣等原因?”
张仪很想知道嬴驷是怎么想的。
嬴驷站起来,背着手,轻笑几声,然后这才慢悠悠的说道:“两位相国,你们都是多智之人,有生而知人的七巧玲珑心,可你们知道寡人在想什么吗?”
“君上在想——”梅长苏试着想猜测一下嬴驷的心中想法,却被嬴驷摆了摆手制止住。
“寡人是秦国的王,身为王,自然与你们这些臣子不同,你们只要想着如何为寡人分忧就够了。”
“可寡人呢,要明是非,要知礼,要为秦国千秋万代计,要让我的臣民为世人称颂。”
“所以,寡人要想的东西比你们多得多,就比如这次秦国面临的困境。”
“我以为五国伐秦,秦国已经够困难,可是没想到这次,秦国竟然是三线开战。”
“巴蜀之事本可以不管,将其放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秦国也便不用承担太大的压力。”
“可错过了这个机会,还有下个机会吗?
巴蜀天府之国,若为秦粮仓,势必使秦昌盛。”
“楚国虽然是大国,但寡人一向是瞧不起他,身为战国第一大国,不敢争于世,还不如那些小国。”
“至于韩国,寡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