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有难,也可以求助秦国。
燕国国玺果然在子之手中,这也初步的印证了如今的子之已经掌握了燕国实权。
他将国玺拿出,便顺势说开:“秦相,今日国书签订,还望秦国信守诺言。”
“相邦大人放心,经过多次战役,秦国之国力、军力仓促之间恐不能恢复,至少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对外战争。”
将签订好的国书收起来交给高长恭,两个人便准备离开。
可是,他们来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祸水东引!秦国虽然不参与燕国内政,但必须让齐国参与进来,以为秦国争取时间。
“相邦大人,张仪斗胆一问,太子姬平何在?”
张仪起身之后深深鞠了一躬。
子之眉头紧皱。
燕国太子平此时与他已经是仇敌,兵戎相见久矣,秦相为何要打听他的下落?
莫非两个人之间有密谋?
“秦相何为?”
子之的脸色逐渐黯淡起来。
张仪笑道:“相邦大人切莫多疑,燕国太子平乃张仪故人,只想一见,并无他意。”
“太子平乱国,已经被本相赶出国都蓟城,现在,指不定在哪个山谷之中躲着呢。”
“我有一言,可助燕国,相邦大人听否?”
张仪的眼神之中带着玩味。
“愿闻其详!”
“相邦大人应该清楚,如今燕国最担心的,不是我秦国,而是强邻齐国,若齐国插手,燕国必将大乱,张仪以为,切不可引齐军入燕,不然,蓟城必将生灵涂炭。”
子之了然。
他如今占据上风,自然不会求援于齐国,只是不知道太子平走投无路,会不会与齐国亲近。
“秦相有何高见?”
张仪道:“燕国当与齐国盟好,至于是签订国书,还是送珠宝美女,就看相邦大人自己的了。”
举凡霸统大业,必有准备期间,任谁都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国运亦是如此!与齐国之间的交流沟通,要早做准备,不可让太子平占了上风,张仪还是个忠厚人。
“多谢秦相提点,子之明了,秦相请到蓟城驿馆歇息,等精力完全恢复再回秦国不迟。”
“张仪告退!”
走出燕王宫之后,张仪脸上带着笑意,高长恭也跟着笑,他已经完全洞悉张仪之策略。
“相国大人果然阴损!”
走在漆黑无人的甬道之上,高长恭开起了玩笑,目光炯炯的望着张仪。
阴损?
这是在骂我!张仪不解:“长恭此话何意?”
高长恭明明朗朗的说道:“相国大人不要再装了,方才明明是相国大人的欲擒故纵之计。”
看向高长恭,张仪的目光有些惊讶,微微笑道:“我倒是真想听听长恭是如何揣度本相的。”
高长恭侃侃而谈:“太子平虽然为燕国正统,却不得权不得势,龟缩于山中,我们想找到简直是太难了。”
“子之不傻,他知道若请齐国来解围,到最后是引狼入室,齐国得不到利益绝不会撤走。”
“更何况,现在占据主动权的是子之,他也不会主动去请求齐国救援。”
“所以他便担心太子平去求援齐国。”
“那太子平就不担心齐国吗?
也是担心的,须臾之间,难以拿定主意。”
“可相国大人让子之与齐国盟好,子之就必定会派遣使臣入齐,这是一步妙棋。”
“这个消息,一定会被太子平所探听到,太子平不明其中缘由,还以为子之是去求援的。”
“那他岂能甘落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