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久未见面的两个人,除了聊聊共同认识的老师,最后还是聊起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小敦去年考得差死了,我又让他留了一年,和你们家佳夕现在变成了同届呢。”
祝玲安慰她:“小孩子人品最重要,能学得开心最好,成绩都是次要的。”
朱敏不知道祝玲这两年是想开了,还是在说漂亮话。
“哎,话是那么说,但是我们江苏省竞争太大了,学生累,家长也累,你考不到一个好高中,就读不到好大学,往后工作都不好找,你们家佳夕高中打算报哪家?”
祝玲看向还在埋头复习的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刚刚也说了,我们这边,学生压力太大,而且你也知道,我家这个,语文一直上不来,政史地生也都一般,就算运气好考上了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跟不上的话肯定更困难。”
朱敏听她这个话,没懂她的意思:“是啊,但你也不能害怕孩子压力大就报个差学校啊。”
“那怎么可能?”祝玲笑,“我就是想说,既然孩子在这里学得那么累,不如把她送到别的地方。”
朱敏问:“哪里?南京吗?”
祝玲拍了她一下,“你怎么想的?这南京也不还是我们江苏的吗?能轻松到哪里去?”
朱敏这时候哪还能想到其他地方,她想不出有谁会放着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不待,在高中把孩子转到别的地方读书的。
祝玲沉吟了一阵,才说:“如果能找到关系的话,我想把佳夕送到北京借读。”
??041.
再见了,我的……
“送去北京借读?你可千万别!有听说其他地方的人来我们江苏借读,就没听说这儿的学生出去的!先不说你要交多少借读费,北京那边的人文氛围再好再轻松,但我们这边讲究应试教育,她就算在那里借读两年,学得开心,高考不还是要回来考试?到时候,你觉得她还能适应江苏高考的难度?你信不信,就算她在北京成绩中上,回来考二本都难!你一个当老师的可不能糊涂啊。”
朱敏一听到祝玲说的话,直摆手。
祝玲点头,“你说的这些,我还能没考虑过?我妹妹的意思是,想去重点高中的话,择校费可能要交个三万块。回来高考那是肯定的,但我现在吧,对她的高考成绩已经没有那么多的要求了……能考得好谁都开心,但最后就是考得不好,她能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不只是为了应试,每天还学得高高兴兴,我就满足了。”
朱敏听她这样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劝她了。
“你变了不少,那她考大学,你怎么想的?”
祝玲故作轻松地说:“考不上国内的好大学,那就送她出国读呗,太贵的去不起,一年三十万,努努力,三年后到时候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吧。”
朱敏听到这,压低了声音问:“你把钱这样花,不考虑考虑你家小的?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还是,你想花点钱把她送出去,也好有精力照顾儿子?”
两年前,祝玲生二胎的事情不知道被谁举报,虽然她和王平考虑到这个,早已经拿了离婚证,儿子的户口也一直挂在王平姐姐的户口上,但最后计生办上门,还是发现了问题。好在祝玲最后托人疏通了关系,也只罚了一点钱,那之后,祝玲也就没再刻意瞒着儿子的存在了。
祝玲皱着眉摇头:“他才多大,要花钱也早着呢,但是闺女……我不想苦着她,我唯一顾虑的就是,她到时候到了外地,离得这么远,有点事我也不可能立刻赶过去,到时候只有她二姨一个人。”
祝玲讲到这里,视线不自主地又落回女儿身上。
她想起两个月前,佳夕生日的那一天,一家人给她过完生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