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条,三个大陶盆用来盛放炒好的浇头。

    再就是粗陶碗和筷子。

    这些简单,银哥儿寻到陶坊,捡人家烧坏有瑕疵的碗低价买了五十个,用稻草一捆拎回家。

    炊具准备停当,宓凤娘还特意洗了一个面口袋:“盏姐儿,开店可不能没幌子。”

    幌子便是招牌,

    来到大宋叶盏才发现街上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简单招牌,

    各家商铺争奇斗艳,用尽巧思吸引顾客:

    镜子店门口一串小镜片做成宝塔风铃状,太阳一照,镜片到处反射波光粼粼;

    卖剪子的门口挂一柄一米高布包缝制的剪子造型,黑色大剪子栩栩如生,让人两里地都能看到这就是剪子店;

    大酒楼门楼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扎成各色绿叶鲜花,讲究些的直接用绸缎扎成牡丹花,让人移不开眼睛;

    鞋子店“各色鞋履”下画一双大靴子;

    屠夫家门口猪尿泡像一串透明气球一样飘满半个天空,风一吹便随风飘动。

    叶盏这小小的摊位也免不了要做些营销手段。

    大哥提笔帮忙在幌子上写字:“叶二姐炒面”。

    再请叶璃画了一张硕大的画,共有三碗面,

    面上分别铺陈臊子、红烧肉、和鱼排,

    各种鲜艳颜色五彩缤纷,吸引眼球。

    宓凤娘还特意帮女儿用明矾漂洗一遍,防止褪色。

    叶璃跟着巫医学画符学得不错,这招牌画下来栩栩如生,让人口中馋虫大生。

    即使家人处处帮自己省钱,全套摆摊用品准备下来也足足花了五百文。

    还好当初娘给叶盏留了一贯钱的私房钱,不然叶盏还真支付不起。

    叶大富想要拿家里的钱给女儿花,却被宓凤娘拦住:“兄弟姐妹几个,谁也不偏帮。”

    叶盏觉得娘亲这法子好,不然家里就那点钱,给谁呢?

    倒是叶璃和玉姐儿翻出私房钱给叶盏:“处处要花钱,你先拿去使。”

    银哥儿掏掏衣袖不好意思舔嘴唇,他赚的每一分钱都交给家里了。

    金哥儿掏出扇子:“我没钱,可这扇子能抵不少钱呢。”

    却被叶盏拦住了:“我如今自己有钱,若是不够再跟兄弟姐妹们开口。”

    购置食材倒不太花钱,叶盏采购了许多再加上肉鱼也不过一百多文。

    “怎的买了这许多?”宓凤娘看着那些备菜啧啧称奇。

    除去炒菜用的葱姜,还买了薄荷叶、荆芥、香菜、小葱、紫苏、茱萸、花椒、黄姜等各色蘸料。

    叶盏买这些味道浓厚的调料,为的就是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叶大富看得一阵肉痛:“这也忒贵了些!居然还有胡椒粉?你可知道这一指甲盖胡椒有多贵吗?”

    “京中饮食各有心机,有的拿银器盛放,有的放入羊骨熬汤,还有的拿糟海蟹做浇头。”叶盏跟爹娘解释,“我要脱颖而出就须得有自己新意。”

    叶家爹娘虽然节俭,却也知道做饭省料就不会好吃的道理,便悻悻然不再反对。

    准备好菜式便是给各色菜品定价。

    叶盏决定,鱼肉臊子浇头是八文钱,红烧肉浇头七文钱,素面浇头五文钱。

    城中百姓日赚一百文到三百文左右,当然更高的上不封顶,只不过叶盏所住这片平民区平日里消费不高,叶盏定价便也往经济实惠里定。

    定好价又请大哥帮她在幌子上每副画下面标注了价格。

    一切收拾停当,叶璃便用所学翻阅黄历,挑了明天开张的上好时辰,单等着开张。

    玉姐儿感慨:“先前听说书先生讲古说开店只轻描淡写一句,可妹妹这置办个小摊都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市井人家简介 >大宋市井人家目录 >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