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立刻弥散出来,格外厚重。

    而且烟火熏过后特殊的香气又给原本的肉香增添了不少风味,让整个腊肉滋味更加浑厚。

    瘦肉丝毫不塞牙,肥肉丝毫不油腻,既有嚼劲又温润柔软,让人吃了一口又一口。

    汤参军这才意识到盘子里的配菜有点意思。要是按照他来评价,配腊肉最好的当然是春笋。

    可这家店配的腌酸菜居然也很奇特,别有一番风味。

    酸菜是常见的包菜芥菜,说常见也很常见,是汴京市民们惯常食用的蔬菜,要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老板将酸菜进行了处理,包菜切块芥菜剖成了长条,显得更细致些。

    不过腌制手法似乎有所不同,让原本瓷白泛绿的包菜变得透明,颜色更加温润,而芥菜则褪去了翠绿变得微微灰绿。

    吃进嘴里,包菜在腌制下变得微微发甜,芥菜则褪去了新鲜时候的辣味变得只有满满酸香,刺激得人嘴巴里狠狠一酸,而后口水不受控制开始分泌。

    腌酸菜满口脆爽,搭配着色泽红白相间的腊肉正好,让醇厚滋味从舌尖顺利抵达喉咙。两种经过光阴炮制成的食材意外得水乳交融,似乎是天作之二。

    黄芥末酱、藠头酱、蒜姜酱更是提起了酸菜腊肉炒面的滋味,让人辣得涕泪横流,但却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吃:

    酸菜刺激食欲,那就多来一口腊肉;

    腊肉醇厚肥香满口,就来一口面中和中和;

    炒面筋道,正好来口酸菜下下饭。

    一来二去这份酸菜腊肉炒面被吃得底朝天。

    要不是太过饱腹会导致发困影响判案,汤参军真想再点一份。

    想了想,他决定以后要吩咐家里后厨尝试用腌酸菜搭配下腊肉,不输春笋。

    只不过他虽然不通厨艺,但也听说过腌制之术虽然大同小异,但成品却天差地别。要想做出店家这样好滋味的酸菜炒面,最好是采用店家的原品。

    想到这里,汤参军问店家:“不知这腌酸菜可能单卖一份?”

    “可以单卖。荷叶包好给您。一包是三文钱。”叶盏笑吟吟回复他,还不忘贴心提示,“您也可以在店里吃,店里的腌酸菜是免费的,不够还可以加。”

    做了免费的小菜分赠是叶盏的营销策略之一。

    昨天说出这个决定时宓凤娘嫌弃女儿“大手大脚”,可叶盏很快就说服了她:“做生意当然要让利顾客,不然算那么精,客人凭什么当回头客?”

    宓凤娘想起自己素日里只去能够免费赠送一小把布头的绣坊买布,便不再吭声。

    汤参军听完后便买了两份酸菜,叫小厮先搭车送回家免得坏,自己则又要了一份免费的酸菜,安静坐在矮桌前一牙接着一牙“咔嚓咔嚓”嚼起了酸菜。

    他回衙门时正要跟小裴大人分享今天的美食,就见小裴大人一脸激动:“汤大人!我发现一则案子与这批案子似有关联!”

    一贯冷静自持的裴昭此时难得面露激动,似乎难以抑制自己澎湃的心情:

    “五年前一桩案子,也是人死后被割了一绺头发,留下一个犀牛角吊坠。

    因着此物不是中原物品,来自番邦,因此让我印象深刻。

    这回发生的这几桩命案都是同样的做法,可见定有关联。”

    其余同僚凑过来,看了一遍后席参军先开口:“怎么会一样?十年前这桩案子死者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壮劳力。

    今年的三起,一个死者是卖茶女,一名死者是穷巷老头,一个是外地来经商的中年商人。

    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

    另外一位同僚也摇摇头:“偌大的汴京城共有几百万口人,哪日不是要死人?死的人都多了,这便会有些巧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市井人家简介 >大宋市井人家目录 >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