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性格,万俟祖不当调和剂,他是控制这段关系的主导者。
吵起来好啊,吵起来才能让黎亚岷忘了,万俟祖手下还有个过得舒舒服服的乔恬。
沈惟笛很清楚,给乔恬的资源看着不起眼,都是精心筛选后的。
剧组关系融洽,把演职员表拉出来,往上攀,从家庭关系和师徒关系顺下来,能找出的个个是狠角色。
只要等一个契机,有合适的本子,万俟祖随时能把乔恬推上去。
现在乔恬解约,万俟祖这几年的安排都付之东流。
但报道说,万俟祖一眼相中诺拉·李的天赋,对这次合作寄予厚望。
沈惟笛不清楚身处国外的黎亚岷是什么态度,但他知道自己处境非常不妙。
他不能一直靠捡漏,当万俟祖真的不再管黎亚岷,他在经纪人心中也就失去了价值。
说来好笑,沈惟笛也算是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但要想继续走,居然还得看经纪人的眼色。
只能说万俟祖的安排太刁钻了,从一开始就把沈惟笛和黎首娱乐高度绑定,人设还是“太子爷”。
沈惟笛想翻脸违约去别家都不可能,没人敢接手。
由于长期高质量资源都来于经纪人,沈惟笛也不具备自己创立工作室单干的条件。
万俟祖真的把手底下的人吃得死死的,一点动弹的空间都没有。
黎亚岷是这样,沈惟笛也是这样。
并且叔侄俩还生不起撕破脸的念头。
黎亚岷的选择里压根没有这项,沈惟笛则是因为当初那句——
【你会被所有人看到,被所有人重视。】
万俟祖基本实现了他的承诺,所有人里为唯独排除了两个:黎亚岷,以及万俟祖本人。
沈惟笛思考了很久,最后找上谷安。
“我要转型。”
作为执行经纪人,谷安没和黎亚岷一起出国,只让团队其他经纪和三个生活助理去伺候祖宗。
听到沈惟笛的要求,且确定他不是又开始发神经,谷安放下手头工作,叹了口气。
找了个空的会议室,谷安以资深经纪的身份,和沈惟笛认真聊起本该在他入行就详谈的事。
……
人们对从事娱乐相关职业群体通俗称为“娱乐圈”,“娱乐”当然是重头。
实力是衡量艺人的标准之一,热度和关注也是。
有底蕴的演员就算没有曝光,也能靠下一步作品重回大众视野,因为她他已经被大众认可了。
她他的名字不再是无意义的符号,标签,在大众心目中,他是鲜活的人类,然后才是各种展现出的特质。
热度和关注则是另一个赛道。
说白了,这是一群只争朝夕的群体,他们靠扁平又讨喜欢的t形象吸纳受众,形象固定下来之后很难转型。
如果一开始人们是冲着「甜美」来的,她就不能性感,如果大众需要「邻家弟弟」,他就不能桀骜。
而标签化的结果就是,可替代性太强了。
在一部影视作品里,不同的演员,会决定整个剧不同的上限和下限。
包括同剧本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即使两位演员的定位相近,擅长类型雷同,他们完成的作品也绝对带着浓烈的个人特色。
流量不同,换谁都一样。
失去曝光后,只需要半年,或者几个月,流量就会被另外相同标签的流量所取代。
所以演员可以失败。
演员经常失败,选错剧本、剧组本身有弊病,宣发错位……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整部戏暴死。
演员可以失败很多次,直到大众对其失去信心。
流量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