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7章
最好的。”

    言尚道:“为君者,首先要仁……”

    刘相公:“只是对你所在意的公主不仁罢了。”

    言尚淡声:“却也未见天下多仁,百姓多安居乐业。”

    刘相公好笑地看他:“这不正是你我臣子该为君分忧的么?陛下如今病成了这样……你还让他有精力管太多的,有点太为难一个病人了。”

    许久,言尚也不禁苦笑,承认老师说得对。一代帝王,要断情绝爱,还做的是对天下大局有利的事;纵使他对身边子女不好,可他……到底不是昏君。相反,皇帝将天下局势看得十分清楚。

    天下昏昏,然而天子不昏。

    天子不昏,便是狠了。

    这是十分无奈的一件事。

    言尚只好另说他事:“……可是如今李氏已经被打压回金陵,眼看着短期内也成不了太大气候。我们却仍和乌蛮结盟,我看虽然朝廷中不希望公主再嫁乌蛮的朝臣很多,但真论起战争,八成臣子都是反对战争的。

    “这却是为何?我大魏军队,竟不敌乌蛮小国之兵力么?”

    刘相公道:“确实不敌。”

    言尚惊愕。虽然从几日翻找资料中,他隐隐觉得大魏兵力似乎不像他想象的那般无坚不摧,但是说大魏打不过乌蛮,也太可笑了。

    刘相公看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道:“不是打不过,如果倾全国之兵,小小一个乌蛮算什么?而是可以不打,为何要开战?素臣,你要知道,战争一旦开始,朝廷各部要承受的压力非比寻常。何况只要战争开始,受苦的都是百姓。”

    刘相公道:“一场战争下来,寻常百姓死多少,世家在其中死多少……我大魏农事为重,不比乌蛮的游牧为生。他们要靠战争来养一国,而我们大魏没必要。结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言尚却道:“老师说这些,我自然知道。只是如果我们打得过乌蛮,这些问题都能解决。我所诧异的,是为何我们打不过,或者说要牺牲太大,才能打得过?”

    刘相公回头看他,笑:“这个答案,你来告诉为师。”

    言尚一愣,然后拱手拜,接受了老师这个考验。

    -----

    余下来数日,言尚便不断来往于兵部、鸿胪寺,和中书省之间。兵部本是秦王管的,秦王见太子的人频频来兵部找资料,心里也警惕十分,怕太子是来兵部挖人。

    而言尚话里话外问的都是乌蛮战力,让秦王更是警惕,忍不住多想:为何一直问和乌蛮打仗的问题?难道太子想开战?太子疯了吧,为了一个暮晚摇要开战?

    就连太子都疑惑地找言尚问了话,言尚说是自己老师的考验,太子也跟着半信半疑。

    太子是不愿意暮晚摇去和亲,这一走,就失去了南方以金陵李家为首的世家助力……但如果要打仗,太子也是不愿意的。

    言尚倒是巴不得局势更乱些,太子和秦王互相猜忌,又有各国使臣派人去追慕暮晚摇……这么乱的局势下,和亲一时都是达不成的,给他争取了很多时间。

    而言尚自己不断往返中书省,去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一日他说:“我大魏兵力弱,是因世家和皇权之争中,双方排除异己,改了边军制度,不断更换将才,致使将军和士兵彼此不熟,毫无合作。打起仗来,自然实力大损。而必须要用自己的人换上世家多年选出的将才,却发现己方不如世家,连战连败。可陛下又不可能重新让世家的将才上位,所以就这般僵持着,等新的将才成长起来。

    “但是边军调动如此频繁,如何才能培养起将才?

    “可是边军调动若不频繁,将才割据一方,又是一乱。如此多方原因下,致使我大魏兵力,竟不如乌蛮。”

    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尚公主简介 >尚公主目录 > 第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