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9章
心情复杂无比,却也因此欣慰。

    如是,在言尚做主让妹妹住到公主府上、将公主府对面的府邸卖了后,言三郎去河西,言父和大郎一家、三郎媳妇等人就坐上牛车,回去岭南。

    坐在牛车上,夕阳西下,红霞满天。言父回头望着巍峨大气的长安城,心中生起感慨,想起了许多旧日往事——

    例如他去参加科考成为进士的那一年,正是大魏朝第一年举办科考的时候;

    他运气好,一次就中,是当年的探花郎,长安的公主们、贵女们纷纷递出橄榄枝;

    他生平安静柔弱,甚至可以说是怯懦,然他生平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便是弃了即将到手的官位,与那家女郎私奔,从此领着孩子们天南地北地流浪……

    言父想到亡妻,轻轻叹一口气,俊朗的面上浮起几多哀色和温柔色。

    春日的风冷噤噤的,他拢着袖子,别过了头,不再回看长安,回看旧日记忆。如他这样的旧日已垂垂老矣,长安的未来,在二郎、殿下这样的年轻人手中。

    不必多想。

    -----

    庐陵长公主府上,听说言尚的父亲走了,长公主从榻上翻身坐起,轻轻哼了一声,目中神色却很复杂。

    因为觉得最近长安不太平,长公主长了心眼,她不碰政治,但会让人去打听最近发生的事。暮晚摇那边就是她打探消息的重中之重,所以仆从们才会连言父走了这样的消息,都来禀报长公主。

    长公主心中不安,想言父走了,会不会昭示着言二郎要让他家人离开,才会在长安谋事?

    而言父……

    长公主目中浮起回忆色,想到很久以前,自己兄长第一年办科举,那一年的探花郎好像也姓言。当时她们一众公主,都为之倾倒。当年那位言探花妙年洁白,引起的轰动可远超过如今朝上这位风度有佳、进退有度的言二郎。

    二十余年过去,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长公主沉思之后,吩咐仆从:“从今日开始我要为亡夫祈福,请道士巫师来祭祀祷祝。我要闭门不出一个月,外面什么事,我们都不参与。”

    -----

    三月科举放榜,丹阳公主府的府门快要被踏破,要么是来找暮晚摇求推举,要么是自己厚着脸皮来找言尚行卷。

    因言尚是吏部的考功郎,负责的本就是科考一事。他头一年负责此事,将规矩变了变,将考题类型也适当变了变。先前那些以为万无一失的士子们都有些慌,世家们都为此来打听情况。

    好在言尚名声在外,众人都不敢太过分。

    言尚也不过是尝试一下对科举的变革——昔日他与自己老师闲聊时说起,科举一味只盯着诗文取第,不太公平。

    那时刘相公说要为世家妥协。

    而今言尚便要一点点打破这种垄断,尝试不同方向。他不必和世家鱼死网破,一点点试探就是。

    这一年的科考,寒门取第的人数比往年高了三成,如此比例,世家那边还可以接受,寒门这里格外振奋。这一切正如暮晚摇最开始计划的那般,把持住吏部,寒门才有机会。

    言尚并非不给世家活路,并非要逼得世家鱼死网破。世家们亦是觉得,既然寒门注定崛起,那言二郎这般雍和温雅的人做领头人,总比对上一个雷厉风行、严苛无比的寒门领头人好。

    彼此心知肚明,让利的让利,上位的上位,处处一派和善和谐。

    科考之后,朝廷官员调动,韦树被安排进礼部,升官为礼部郎中,主管大魏和周边诸国的商路贸易事宜,将他这些年出使所得拿出来用。

    这一年的四月,太原府出现兵乱,北都太原尹被乱民杀死,引起中枢震惊。中枢连忙要从长安派官员去镇压乱民,但是长安的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尚公主简介 >尚公主目录 > 第8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