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0章
    问起童师傅的下落,吴晓萍大笑,指着自己说:“我啊,不过是代班,你要早点或晚点过来,遇到的就是他了。”

    能在这家小店集齐双子星,谈何容易。唐先生对夏天梁肃然起敬。

    夏天梁笑笑,不打搅他们忆往昔。

    唐先生又往下讲自己的故事:“——后来生意做不下去,九几年破产,只好跟着亲戚去了香港谋发展,还好有这条舌头在,能够靠吃吃喝喝过过生活,也算有点福气。”

    身后的工作人员听后,笑说:“何必过谦呢,唐生您可是香港饮食圈的泰山北斗,赤柱一家烧鹅店,有您提笔做招牌,排队能排通宵,多少厉害。”

    他赶紧摆手,“那是大家给我面子。”

    回头,他对吴晓萍说,如今自己早已退休,没什么别的宏图伟愿,到处活动,来上海拍纪录片,只不过是为了搜寻记忆中的味道。

    他看向面前天天的那碗咸肉菜饭,“菜饭我也吃过不少了,要论精致,小如意的一碗‘如意奇珍’,多年来是必点推荐前三,金头银面,固然巧夺天工。但菜饭不过是一道平民美食,吃的就是俗世里那股香气,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家里烧菜饭,拿个锅子,要放在煤球炉上慢慢烘的,这样底下才有饭糍。说到底,这只是慰劳饥饿肚皮的一碗饭而已,所以你们这道咸酸饭,真真做得好。”

    或许人到一定年纪,对世界感知慢慢合拢,他们只认同记忆里短短的一段时间,将这段日子看作是最好也最不能代替的。唐先生感叹,这次来上海,他跑过不少大饭店和小酒家,菜色是越来越漂亮,却难以尝到过去的滋味,幸好有天天在,也算聊以慰藉。

    吴晓萍听后,感触颇深,指着夏天梁说:“那要多谢谢我这个小徒弟,愿意开店收留我们这些老头子,做点传统小菜,不至于让所有老东西就此消失。”

    唐先生认同,笑言:“有传承,自然值得庆祝,也更值得保护,让更多人知道。”

    身后的工作人员此时示意,摄像机与灯光都调整妥当。

    三个钟头,拍摄顺利结束。

    临走前,唐先生留了联系方式,对夏天梁说等到下次回上海,必定再来天天拜访。

    徐运墨在一旁,帮忙把器材搬上车,听到两人闲谈,夏天梁问了什么问题,唐先生回答:“这倒没有,我就是这张嘴稍微有点本事,能吃得出一点门道,实际让我做菜,是差了一大截的。我学过,不行,这个手就不听我脑子使唤。以前也开过餐厅,都赔本了,不管做菜还是经营,我似乎都没有这个天赋。

    讲到这里,他并不悲观,笑着继续:“不过么,做食评就是这样,目的是与大众分享,通过我的努力让那些真正有天赋有能力的人为更多食客所知,让他们的手艺不被埋没,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我比其他同行多一个小小的优点,就因为我没什么才能,才更理解、更可惜那些有本事却无法施展的人,我不喜欢看到明珠蒙尘,也不愿意见到有才能者被生生错过。”

    说完,他与夏天梁告别,上车离去。

    徐运墨站在原地,没动,夏天梁看他沉思,好奇问怎么了。

    沉默良久,徐运墨道:“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第71章

    肉丝炒年糕

    几家媒体来过之后,社交网络热度提升,天天一时迎来生意高峰期。

    外场热闹,后场也不太平。童师傅的腰伤恢复得很好,已经不用再坐轮椅,他闲不住,每隔两天,必要跑来天天监工。

    虽然还不能上灶,但童师傅的嘴上攻击没有消停过。厨房讲究秩序,最高话事人只能有一个,童师傅与吴晓萍风格不同,做菜各有方法,互相不服气,总在后厨吵架。

    可怜赵冬生,调解员做得里外不是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搭界简介 >搭界目录 > 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