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瑶英点头,帖子上已经写了她这次拜访的原因:“闻听法师医术高妙,还请法师移尊为阿母看脉。”

    谢无量和其他谢家子弟不可能死而复生,谢贵妃的心病无药可解,她请医是为了另一件事。

    蒙达提婆含笑道:“佛陀以慈悲为怀,公主所请,吾不敢推托。”

    瑶英心中大石落地,和蒙达提婆约好第二天派人来大慈恩寺接他入宫,留下厚礼,告辞离去。

    蒙达提婆的一名汉人弟子送李瑶英出了大慈恩寺,几次欲言又止。

    瑶英目光在弟子脸上转了一转,轻笑着道:“法师拨冗为阿母诊治,不胜感激,若有能为法师解忧之处,还望告知。”

    弟子如释重负,合十道:“不瞒公主,法师即将西行,此次前来京兆府,除了瞻仰舍利之外,还是为了通关文牒。”

    瑶英恍然大悟。

    怪道蒙达提婆这么客气,原来是有所求。

    魏朝立国,边境森严,蒙达提婆想要安安稳稳踏上西行之路,必须有通关文牒,否则刚出了金城就会被守关将士射杀。

    她笑道:“这倒不难,我明日就让人送来法师所需文牒。”

    讨一份通关文书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弟子忙拜谢不迭。

    瑶英好奇地问:“法师为何要去西域?”

    西域乱了几十年,吐蕃,突厥,鲜卑,回鹘,契丹,鞑靼……大大小小的部落势力犬牙交错,互相征战,怎一个乱字了得。

    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遍布枯骨,要钱不要命的商人都不敢踏足西域。

    蒙达提婆就不怕刚踏出中原就命丧胡匪刀下?

    弟子答道:“西域中有一佛国,藏有经书万卷,建有伽蓝百余座,从国主至平民都是崇佛之人。传闻他们的这一代君主既是国王,也是高僧,少年早慧,三岁识文字,七岁通经文,十余岁升座讲法,名噪西域。法师早就想前去游历,和那位高僧探讨佛法。法师说,他一心向佛,佛陀一定会保佑他平安无虞。”

    西域佛国?

    疏勒,龟兹,高昌,于阗,还是焉耆?

    名震西域的高僧君主……

    瑶英脑海里划过一个名字。

    如果她猜得不错的话,蒙达提婆想见的那位高僧应该就是那个人。

    一个让李玄贞不能安枕的人。

    一个英年早逝,死讯传出,中原魏朝、吐蕃、北方金帐汗国、契丹等十几个大小国家部族的文武大臣同时松一口气的人。

    回宫途中,李瑶英在心里估算了一下。

    蒙达提婆现在启程出发,应该可以赶在高僧离世前找到佛国,和那位高僧探讨佛法。

    ……

    耳边人声嘈杂,迎面吹来的细风里一股淡淡的混杂着酒香、脂粉、索饼和酥油胡饼的香气。

    车马塞道,铜铃声声,越接近皇城,路上车马行人越来越多。

    乌孙马驯良温顺,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道路两旁的行人纷纷投来惊异的目光,前面乘坐牛车、骡车的妇人掀帘回望,目光落在李瑶英脸上,忙吩咐奴仆避让至路边。

    李瑶英回过神,这才发现自己想事情想得入神,从慈恩寺出来的时候忘了戴上帷帽。

    谢青递上团窠锦帽,她接过,抬头望一眼左右坊墙,发现已经过了宣阳坊,再往前就是秦楼楚馆林立的平康坊和高门显宦聚居的崇仁坊。

    不管战乱还是太平时,这里都属长安第一等繁华地。

    难怪前方挤得水泄不通。

    谢青扫一眼身后:“贵主,可要驱赶他们?”

    瑶英余光瞥一眼身后不远处,戴上帷帽,低头整理垂带:“不用理会。”

    每次出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月明千里嫁给一个和尚罗青梅简介 >月明千里嫁给一个和尚罗青梅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