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知的读者留言。
班长催得急,一时半会想不出优美句子,她写到: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希望你和我一样从中获得乐趣。
17,你好陌生人2
很久之后当祁琪想起这次图书漂流,她忽而产生疑问:在高中那样紧张繁忙的日子里,学校怎就确定大家一定会去找书看书呢?
疑问产生的同时她便想到答案。
会参加的,一定会。
不是寻书,而是千方百计探听那个人拿出哪一本,而后马不停蹄在书海中准确找到试图借助这个入口了解献书人的所思所念所爱。最后的最后,冥思苦想琢磨出与之匹配的句子,庄重而小心地写在上一行文字之下。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是青春这座小旅馆里的常客。
可也只有在旅馆彻底结束营业的未来,我们才有勇气承认这件事。
书上这句话,来自一个你不知道的陌生的我,是我离你最近的一次。
好友很快给答复,“宋丛那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你下次直接问嘛,他又不是外人肯定告诉你。”
报刊阅览室单独腾出来做这次活动,祁琪于开放当日去找了两圈都没看到。她猜测或许有人抢先一步恰好拿到这一本,打算过几天再去找一遍。
祁琪说你不觉得他来天中可惜吗?
人人挤破头只为争那一席名额,于景栖迟却是种不得已。
就像小时候我们满心欢喜将最爱的玩具给最喜欢的人却只得到对方一句冷漠的谢谢,长大后才明白这句道谢已是对方的全部礼貌。
单方面强加的好是种负担也说不定。
这些欢尔不打算同任何人说。惋惜过去是对自己毫无意义的消耗,她只希望伙伴能抓住眼前所有机会不回头地往前冲。
就像现在这样。
“进了!”周围一阵欢呼。
景栖迟单刀破门,在最后一刻反超比分定下终局。
他在场中被拥上来的队友七手八脚揉着脑袋,男生表情有些扭曲,但,笑得竟然带几分羞涩。
出息了,欢尔暗想。
文化月第三周,徐老师的女儿回母校做演讲。五班这下倒全空,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关系更亲近一层的神仙学姐芳容。礼堂座无虚席,欢尔同祁琪插空钻到过道处,旁边座位上的高三生人手一本练习册或闭目默诵或奋笔疾书。小徐姑娘在掌声中迈着轻快步伐走上舞台,她带来的主题是逆风飞翔。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自我介绍后,小徐姑娘娓娓道来,“我是踩着天中公费线进来的,入学排名四百左右。高一期末三百二十,高二分班后稳定在前十,高三基本没出过前五名,后来的付主任刚才介绍了,我现在在清华读新闻专业。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我一路都在追都在赶,很累非常累,但,值得。”
接下来她开始分享学习方法,由系统到单学科,底下的人笔记不停。
这部分欢尔一样没记住,倒是中间有句话让她有血脉贲张之感,小徐姑娘说永远都不要看轻自己,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永远都不要。
中途去卫生间,欢尔在礼堂外大厅碰到徐老师。她打声招呼,之后问“您怎么不进去?”
老徐背着手,“还嫌我看得不够腻歪?这儿也能听到。”
欢尔要走却被叫住,老徐像是闷久了急于找人聊天,问她听得多少有无收获。欢尔实话实说,“我想选理科,学姐介绍的主要是文科经验。”
她本就理科偏好,天中传统又重理轻文,到高二也就五六个文科班。这选择无需三思。
“经验都是别人的,”老徐看着她,“取其精华,路还得慢慢摸。”
欢尔指指里面,“您在家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