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不忍心吵了她。”
“可是——”江婶也学着他的模样,压低了声音:“东家说了要早起送您的。”
“比起送我,她能多睡一会儿更重要。”吴勉回首望一望,眸色温柔。
窗外鸟儿啼鸣,扰人清梦,月牙儿懵懵懂懂睁开眼,却见枕边空荡荡的,日光透过绮户,投在梅花纸帐上,昭显着今日是个好天气。
她一下坐起来,将江婶喊过来:“勉哥儿走了?”
“去贡院了。”
“你怎么没叫醒我呢?”月牙儿眉尖若蹙。
江婶无奈道:“老爷说了,不许叫您,想要您多睡一会儿。”
月牙儿嘴上抱怨了几句,心里却暖洋洋的,一如明媚的春光。
会试也分了三场来考,最后一场在二月十五。
月牙儿特意空出了时间,早早地在贡院外等。
她照例做了一份过桥米线,还带了个小火炉,就放在骡车上温着高汤。
龙门一开,举人们鱼贯而出。
夹杂着一群中年人里,吴勉显得格外突出。
月牙儿踮起脚来向他招手:“我在这里。”
吴勉一出龙门,显然也在寻找月牙儿,等听见她的声音,循声望过来——
四目相对,嘴角含笑。
他立刻快步向她走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悄咪咪提醒一下,本文加上番外预计三十万字左右(*^▽^*)
第82章
五白糕
大考之后的心情,
宛若层云退散之后湛蓝湛蓝的天,有一种别样的闲适。
吴勉同月牙儿在骡车上坐,不慌不忙地吃完了一砂锅过桥米线。
这时外头已没有放散考时的嘈杂,
月牙儿掀起车帘往外探一探,街上已不是骡车轿子塞满路的状态。
“你今日可有什么旁的安排?”
吴勉想了想,
说:“晚上大约要去玉福楼吃席,和我要好的同年一早就说好了。除此之外,
倒是没什么旁的事。”
“如今春光正好,
我们可以去郊外放风筝。”月牙儿才说完这句话,车外便传来一个声音:“萧老板,
护国寺大街那边还等着呢。”
月牙儿无奈道:“知道了。”
她转身看向吴勉,才说了“抱歉”两字,吴勉便打断了她的话:“正好我也想回去睡一会儿,号舍里毕竟比不上家里舒坦。”
行到杏园,吴勉下车,
朝月牙儿笑一笑,便回去歇息了。
但回到正房,
他将门窗合上,
解衣欲睡,却见着空荡荡的枕边,
不觉有些失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吴勉安慰自己道。
会试一结束,京城的茶肆酒楼立刻热闹起来,毕竟才考完的举人老爷们,
很需要玩乐一番,借此慰藉寒窗苦读之疲惫。就连月牙儿的杏糖记,生意也兴旺了不少。
人总是爱热闹的,又赶上连日放晴的好天气,大街小巷里有不少人出来走动。
这日,家住棉花胡同的羊老太见日光好,便叫上邻居的老姐妹一起去护国寺进香。羊老太虽然年纪大,但身子骨很硬朗,为了买青菜的一文钱,能与小贩吵半天。
走了好久,等终于走到护国寺大街的时候,羊老太已经有些口干舌燥。老姐妹提议:“要不去买碗酸梅汤吃?”
“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护国寺里边就有井呢,我不信和尚们还敢拦着香客,不让吃井水。”
羊老太正嘀嘀咕咕,忽然脚步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