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以有,但……不适合做出头鸟,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
尤其是奶茶店,现在两家奶茶店虽然火,但也只是火,仅此而已。
具体能赚多少钱,卖了多少杯,这些数字萧楚生根本没有拿出去营销。
说白了,这些数字其实消费者根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哪家好喝,哪家性价比高。
卖多少,赚了多少,这是资本才关心的。
拿这些数字出去营销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吸引那些大资本给他们进行投资。
然而萧楚生目前没打算扩张,更不希望大资本在前期进来掺和。
因为在物流体系和移动互联网具备规模之前,只会白白便宜这些资本。
他们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能换到相当可观的份额。
萧楚生又不是人傻钱多的主,怎么可能让他们这么玩。
目前就是首先用手头的餐饮业务先逐步拿下苏沪杭三个市场的一部分客流量最高的地区。
这些地方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可观的资金,能让萧楚生后面做事不用担心兜里缺钱。
这就是他的底气,毕竟一般很少有哪个人会像他这样刚创业就跨几个行业搞事的。
不说能不能成功……首先就没那么多资金入场。
某只畜生只能说……带着版本答案就是省钱!
第315章
你看……我咋样?
带着版本答案的好处就是知道哪些是无用功,哪些是注定失败的选项,还有哪些是提前布局未来的方案。
当然,有一些东西则是必须的,只能通过迭代。
反正对于很多产业都是,绝大部分的投入都是在无用功上面浪费资源和资金。
就比如开发和科研这类,有时候光是为了找到方向,甚至可能将一家公司的全部资金耗光都只是原地踏步。
所以说,一个确定正确的方向很重要,如果连方向都找不准,这就等于在白白投入大量的成本。
就像萧楚生现在做的奶茶行业,还有餐饮业,如果他没有一开始就知道哪些品类的大概方向,光是从零研发品类,试错就得花掉百来万不止。
而且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因为产出了不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类而损失口碑,要知道口碑这东西建立起来难,但要坏掉可就容易了……
“不过还好,最枯燥乏味的时期算是熬过来了。”萧楚生暗自心想。
沪上远行之前,聂华建又找萧楚生喝了一场酒,毕竟接下来挺长时间他们可能都没机会坐下来喝酒了。
酒桌上聂华建问了萧楚生后面有没有什么别的行业要涉足:“如果缺资金的话,尽管找我。”
聂华建的话让萧楚生也是一怔,他陷入了沉思。
行业确实有一个要涉及,但……问题在于那个行业他没打算与任何人共享份额。
原因也简单,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过很快,他灵光一闪,便跟聂华建说:“行业这个倒比较难,不过赚钱的路子我确实有一个,只是需要几年。”
“几年?”聂华建蹙眉,因为这不符合之前萧楚生赚钱的速度。
“也不能叫赚钱。”萧楚生解释:“准确来说,是投资。”
“哦……那我懂了。”
于是萧楚生就把事情简单讲了一下,聂华建也就明白了,笑骂道:“合着你想买地当员工宿舍但没钱,找我借是吧?”
“咳……老哥您别说这么直白嘛,这地肯定亏不了。”
“我当然知道亏不了,那些地方早晚都拆迁!”
萧楚生有些事情没告诉聂华建,其实这里面跟林诗多少有些关系,不过是后话。
车牌的问题解决起来比预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