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8她还是想到68一事,同钟洺道:“你68要是顺路,去粮铺扎一头,问68问68现在68粝米和白米各卖几钱了,家里的米缸子快见底,要是价钱合适,明日喊你68三叔去多称些来挑回家去。”
吃米是水上人的大事,卖鱼换米,乃安身立命之本,故而对粮价最是关心。
钟洺得了梁氏吩咐,提起酱油壶,拐个弯先68进粮铺,省的一会儿拎着酱油还怕洒了。
进门问68粮价,得知白米三十六文一升,粝米十七文一升,伙计拍着胸脯说都是今年新68米。
钟洺记下价钱,另要了一斤红豆,二斤红皮花生,家里还有上次詹家给的枸杞,这三样配上红糖、红枣,可以煮五红粥补血,现今六七日里他就给夫郎与小弟炖一盅,吃得两人脸上红扑扑。
每年过68年前68后九越都会冷上一段时日,早些补起来,到68时就不会受寒生病。
打68好酱油,钟洺两只手都占上了,他沿来路返回,途中经过68黎氏医馆,竟看见钟守财扶着白雁从里面出来。
嫂子生病了?
钟洺顿住步子,一时没68急着上前68,他曾跟家里人提过68黎氏医馆,说那里的郎中要价不贵,医术甚好,虽是这么68说,可也不盼着真有人来。
再细看去,发觉无论是钟守财还是白雁,脸上都是乐呵呵的,不像是查出什么68病症的模样,若是没68病症,谁闲着没68事跑医馆来?
他一时想不通,待前68面两人的身影消失在68街角,方抬步朝前68走,一路回了摊子前68。
梁氏没68和苏乙坐一处,正在68对面摊子上称蛤蜊。
他家摊子上剩的东西本就不多了,几斤蛤蜊和青口,放在68海水里就是活的,蛤蜊尚在68卖力吐沙,不怕不新68鲜,卖完就能回,不像钟洺和苏乙这边,为卖酱要守到68黄昏时。
钟洺去跟梁氏说了米价,着实称不上便宜,梁氏叹口气,未曾多言,小老68百姓搵食不易,况且他们还是水户贱籍,自称百姓都算高攀。
话说回来也亏得有这么68个摊子,做叔婶的托了侄儿的福,不然光交出去的鱼税就抵多少米,想想就心疼。
梁氏想及此处,对钟洺和善笑道:“家里做了芋头糕,蒸着吃煎着吃都好,晚上我喊阿豹给你68们送些去,赶着今天吃完便不会浪费。”
“谢三婶,那我就不客气了,小仔前68几天还说想吃芋头糕,我和阿乙太忙,空不出手给他做。”
“再想吃,尽管和我说,我素来爱在68家做这些打68发家里几个馋嘴娃娃的,你68又不是不知。”
梁氏怪他和自己客气,打68定主意晚上回去多装几块糕。
在68医馆门口遇见钟守财夫妻俩的事,钟洺没68和三婶多嘴,只在68傍晚回家的路上和苏乙提及。
他想不通的事,苏乙却是一下子就想通了,猜测道:“能从医馆里得的好消息可不多,你68说……会不会是嫂嫂有喜了?”
刘兰草的儿子卢风得的晚,从刘兰草有孕起苏乙都在68舅家住着,既眼见过68一遭,知道的就比钟洺这个愣头汉子多。
“我怎没68想到68这一茬,他们成亲都一年多了,倒还真有可能。”
只是这等事上有讲究,要等满三月胎像坐稳方可四处讲,因此他俩虽有所猜测,却也佯装不知,没68再同旁人多言。
几日后,钟春霞这个当长辈的估计是听68到68了风声,旁敲侧击地叮嘱钟洺和苏乙,平日里多上点心。
尤其是哥儿不比姑娘家,也没68个月信可算,别再因此耽搁了,还傻呵呵地成日做活,上山下海的,伤了孩子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