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家里还有其68余许多样干货,加起来有个几十斤。
包括各色干鱼、干瑶柱、墨鱼干、鱿鱼干,
蛤蜊肉、扇贝肉等,
有的多有的少,都是苏乙过门后抽空晒制收起来的。
北地靠种田吃饭的农户有猫冬一说,因入冬后天寒地冻,莫说粮食,
山里连野菜都没有,所以要早早囤下吃食,譬如68各种干菜等,如68此才能扛过一冬,
不然怕是只能啃树皮。
他们九越县便是最冷的时候,
地里仍能长出青菜,更别提水上人靠海吃饭,所以家里的这些干货,
往往是想68吃了就抓一把,剩下的年关底下一股脑卖了,省的占地方。
近来家家户户都在山上与船上来回,清点过去一年积攒的干货,算着能在过年节入账多少银钱。
除却家里各自有的,还有族里组织一道出海打的各色鱼获,都存在公68中石屋内。
像是春日里的大小黄鱼,夏日里的鲳鱼、墨鱼,夏末的海蜇,冬日里的带鱼和鳗鱼。
凡是族里出过力的,待鱼获卖出后都能分一杯羹。
大家盼着盼着,从冬月盼到腊月,眼看乡里街头都开始有卖桃符与春联的了,往年这时候早就该下到各村澳收购干货的走商却是一个也未见。
走商不来,干货如68何出手,干货不出手,哪里来的银钱过年,明68年的春税岂非也要没着落。
原本入了腊月都该是喜气洋洋忙年的时候,现下无人有这个心68情,想68去乡里打听消息,又苦于不认识什么像样的人。
这等时候,自然有人想68到钟洺。
六叔公68代表钟家一族寻到钟洺,想68让他帮帮忙。
“阿洺,你在城里路子广,看看能不能寻人打听打听,今年为何没有走商来村澳里收货?是晚来了,还是不来了,若真是不来了,大家总要另寻活路,免得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此事不仅关乎一族生计,也关乎自家腰包,钟洺没有推脱,实则他冬月下旬时见不到走商踪影,就已觉事有蹊跷。
上辈子这时他已蹲了大牢,对外界事一概不知,不能借此把握先机,遂在送鳗鱼那日,托了恰好要去县城一趟的詹九打听。
算算日子,对方想68必也该回了。
一入冬,乡里食肆新添了围炉锅子,当68中一尊红泥小火炉,旁边是鱼片生虾、肉片肉丸、青菜菌菇,随吃随涮。
翻腾的热气中,钟洺和詹九相对而坐,瞧着锅中和盘中,显然自打菜色上桌后就没吃多少,一味光说话去了。
“……我能打听到的就这么多了,只能说天灾加人祸,今年这批走商实在点子背,水路上不太68平,转走陆路,哪知陆路还不如68水路。”
钟洺抬手揉了两下眉心68,实在没想68到事态这般严重。
听詹九的意思68,不仅是清浦乡不见走商踪影,他去到九越县,方知就是县城里也没几个,凭这少数几个北地商贾透出的口风,总算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
从北边来九越县,无非是走内河水路入海,或是走陆路官道,相较而言,前者68能快许多。
然而近几年里这条水路上多了几个水匪帮派,渐成气候,要么拦路索要钱财,要么直接杀人越货,除非官船或是养得起练家子护卫的大族商船,不然没几个逃得过。
走商们吃了亏,只得转而走陆路,慢是慢了些,但一路都是官道,隔不了多久就有城镇,总比在水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好。
现在问题就出在陆路上,北地今年年景不好,一入冬就大雪纷飞,积雪层层累积,无论人或车皆是寸步难行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