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糕点,这样气派又好吃。”

    但在座的毕竟是些大老爷们,只有两三个特别喜欢这道金箔甜点的,大多人心里记下了,预备回去买了给家中女眷吃。

    见众人捧场,顾老面上也有光彩,笑说道:“还有最后一道压轴的点心。”

    哦,还有什么比金箔糕点还有噱头?众人来了兴致,眼见两个戴花丫鬟一齐捧了一个大盘来,用竹罩盖住,放在八仙桌上,占去一大半的地方。

    “请郑公揭晓罢?”顾老向郑次愈颔首示意道。

    郑次愈听了,笑一笑:“好,我倒看看是什么点心。”

    他起身,拿开盘上竹罩。

    在座众人不由得往前倾了倾身子,有低低的惊叹声接连响起。

    这竟是用点心摆成的一盘画!

    画糖作虎丘,并着一色糕点垒作高塔;炒熟的黄豆粉铺作沙,期间摆着二三糯米团与豆沙作的小屋舍;果脯果干镂刻成薄片,浇上各色果酱,作花树万千;烤至金黄的酥饼雕做小舟,停泊在枫桥之侧……

    一眼竟看不尽。

    顾老说:“此乃‘姑苏小样风景拼盘’,以故乡景迎故乡人,愿郑公万福。”

    郑次愈手拿竹罩,立了一会儿,才将竹罩放下。

    他微微俯下身子,凑近了去看。风景拼盘的一角,是桃花坞,飘零的五瓣桃花应该是烤制的糕点,微微红。

    咬一口,酥皮掉渣,薄而脆,隐隐约约有一股花香。

    这不禁令郑次愈想起很久以前,那是爹娘都在,他们住在桃花坞边的一处院子里。花开的时候,就是闭门,关窗,卧在睡榻上,都是满满的桃花香气。

    那些一家人在桃树下用餐的日子,仿佛在昨日,却又似朦胧在雾里,逝者如斯。

    “倒真是巧思。”郑次愈缓缓坐下,扭头看向顾老:“是你家的厨子做的?”

    顾老正要答话,一旁的江宁知府李之遥却抢先开了口:“是一个独立门户的小姑娘,自己开了一家杏花馆卖点心,闻名金陵。我瞧着她做的点心又好吃、又好玩,便荐来给郑公做接风宴的点心。”

    郑次愈奇道:“是一个小姑娘做的?”

    “的确如此。”李知府笑捋胡须:“此女于点心吃食上,的确天资出众。”

    “叫她出来见一见。”

    宴席开始的时候,月牙儿便在厨院里盯着,等丫鬟们将点心捧走,她才终于闲下来。自己找了个瓷墩坐下,吃口茶,歇歇气。

    黄师傅在门前来回的走,一转眼瞧见她这般悠闲,笑骂道:“你这丫头,怎么一点不急呢?”

    “我急也没用啊。”月牙儿用手捏了一块驴打滚,在盛满黄豆粉的碗里抖一抖,粘满粉才吃,香甜软糯,弹牙。

    月牙儿吃完才说:“这姑苏风景拼盘,本来吃的就不是一个味道,而是创意。黄师傅你教我的呀,说这种大宴味道是其次,样子好不好看,出不出彩才是重头戏。”

    “说是这么说。”黄师傅见她吃的香甜,也过来囫囵滚了两个驴打滚吃:“可真要讨了贵人欢喜,你可是有赏赐的!”

    “是我们。”月牙儿喝了口茶,说。

    听她这样讲,黄师傅心里也挺开心的,但面上还是一副嫌弃的神色:“哼,谁要你这样说。”

    两人将剩下的糕点吃了个干净,前院里王总管颠颠儿的跑过来,瞧着这两人的模样,急道:“萧姑娘,你怎么也没换身衣裳?郑公叫你呢!”

    月牙儿起身,拍一拍身上的面粉:“就我一个人去?可这点心也是黄师傅的功劳呀?”

    “人家贵人只说了见你。”

    “急吗?可我也没带换洗衣裳来呀?”

    本来嘛,做点心也好,做吃食也好,身上难免沾染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美人小吃店_银河灿烂简介 >美人小吃店_银河灿烂目录 >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