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数量和顺序皆有讲究。

    杨书玉捧着羹汤,仔细想了想,转手便递向秦初平:“秦伯请用膳。”

    杨伯安含笑不语,秦初平却推拒道:“小姐有敬老之心,然我却不能失了分寸。”

    说罢,他转手接过周顺呈给他的那第三碗羹汤。

    杨书玉了然于心,知道杨伯安在手把手地教她。

    三碗羹汤,便是道明了行商的某些不成文规矩。

    周顺是信仆,杨伯安厚待他,两人相处不拘小节,但他仍没有上桌用膳的资格。

    秦初平为客,亦是粮庄的合伙人,虽为长辈,身份却在杨书玉这个少东家之下,那便不该接第二碗羹汤。

    行商讲究和气生财,交往时远不如官场那般上下级分明。称兄道弟共谋生意是常态,但不代表能忘记自己的身份立场。

    商人的威信,暗藏在和善的面皮之下,不可逾越分毫。

    如若不然,见面还是谈笑风生,到背地里却连自己为何被踢出局的都不知道。

    “书玉记下了,谢爹爹和叔伯赐教。”杨书玉知道他们这是在提点她,起身恭敬乖巧地屈膝行礼。

    杨伯安三人对此露出欣慰的笑容,说话逗笑她的同时,都不忘给她夹菜。

    可整桌丰盛膳食,杨书玉却食之无味。她全程默默地埋头吃饭,在认真地反思自己。

    在杨书玉成长过程中,她并没有家族世交的应酬压力。这十五年来,她在后宅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出门赴宴也是跟在父母的身边,她压根儿没有独自出去社交的时候。

    那满院的丫头说是来伺候她,倒不如说是王妈妈特意为她寻来的同龄人,平日里陪着她疯玩罢了。

    至于房中唯一稳重牢靠的槐枝,如今也背弃了她……

    杨书玉暗自藏起这些心事,端着笑容陪长辈用完早膳。厅堂内其乐融融,是杨府少见的和乐景象。

    饶是如此,她还是逃不过被检查课业的命运。

    杨伯安先开口讨要账册最上方的那本札记,秦初平也凑过去看。

    一旁的杨书玉十分慌张,那双小手将袖角攥得紧紧的。

    她试图解释一下:“原先是很工整的,但我不小心睡着了……”

    “不错,囡囡很有天赋。”杨伯安指着一处被涂黑的位置,“这是划掉总计后,忘记再次核算了吗?”

    杨书玉想说,那些墨迹都不是她的本意。秦初平却根本不给她开口的间隙:“主要的条目都有了,就差些细节。时间仓促,手记有些涂改倒也正常。”

    说着,他命人拿来自己新造的一本账册。摊开一看,竟能完全涵盖杨书玉所誊写的内容。

    甚至“划掉漏算”的地方,都能在上面找到答案。而某些墨迹细长的地方,隐约还能辨出文字内容,却无法找到新账册对应的内容,大概是“杨书玉认为不重要”吧。

    还想进一步解释的杨书玉彻底沉默了。

    早起时,她并未生疑,只是暗自懊恼自己的不小心,便将这事翻篇了。

    现在看来,那些墨迹似乎是勾画掉杨书玉出错的内容,还如此地精确,杨书玉并不觉得这只是一个巧合。

    “这账册重要吗?”她惴惴不安地问,“我是说,如果这些内容被外人看见了,会对粮庄有什么影响吗?”

    杨伯安注视她,努力理解她的言外之意。杨书玉被盯得心虚,眼神开始变得飘忽不定。

    “登记账册,是为了实时掌握库存数量,以便规划和统筹。”秦初平笑着作答,“外人若想查粮庄的帐,也并不是只有拿到账册翻看这一个途径。”

    “漕运渡口,入城商税,把粮庄这些记录凑在一块,也能知晓个七八成。”

    他话锋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碎玉有声简介 >碎玉有声目录 >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