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5章
宅长大,在江陵也鲜少有人知道我痴画善丹青。”

    高时明是去过她的闺房,可就连林自初都不知道,在杨府的后院,杨伯安单独为她建了一座画阁,旁人不得进出。她将这个爱好藏得极好,从不在外人面前展露,就连画上落的名字,甚至都不是杨书玉三字。

    她抬眸迎着高时明的目光,颤声质问道:“王爷是如何知晓我善丹青的?”

    第53章

    “似是纵着他们闹的意思。”

    在黎国宗族社会背景下,

    想要名声远扬,只能靠口口相传。

    那么,丹青妙手的发迹途径便屈指可数。

    最常见的便是因师承加持在身的荣耀光环,

    且丹青师承多来自家传,

    启蒙之初天然就会吸引外人的关注。

    可杨书玉师承百家,

    技法博众家之长,被杨伯安聘请入府授课的名家多借客居之名,

    她自然没有受到师承荣耀的荫庇。

    再来便是画手入选朝廷画院,杨书玉千娇万宠长大,自然不会走上此途径。

    最后剩下的,

    便是逐渐积攒名声。需要频繁地参加诗会雅集,

    在人前作画,

    与文人雅客赏鉴画作,

    甚至或赠或卖,须得借机将自己的画作流传出去。

    可杨书玉既不爱赴宴,亦无心在人前博美名,痴画善丹青自然而然成了她“避人”的爱好。

    哪怕是在杨府,

    为避免他人打扰,画阁则严禁任何人进出,

    平日收拾打理都是她亲力亲为。

    就算后来与林自初有过浓情蜜意的时日,她也羞于在林自初面前展露。

    如此,

    高时明又如何得知?还如此笃定她善画?

    杨书玉抬眸对上那藏着坏意,

    袒露挑衅的目光,高时明摆明是要她尽可去猜。

    “你又没有刻意隐藏。”萧彧语气轻快,带着稚子不顾他人感受的天真,

    “哪怕有规矩拘着,你的视线不还是黏在朕的画卷上了?”

    说者无意,

    听着有心。

    这话虽不能解答杨书玉的困惑,却戳破了她一直忽略的细节,让她那明媚的脸登时沉了下去。

    她并未刻意遮掩,就连谢建章也能看出她喜爱赏玩画作。借住在墨心古厝的时间不长,他已往东院送去不少珍藏画作。

    反观林自初就连她展露出来喜好都看不出,可见林自初对她也谈不上用心。不知她善于作画,就连她喜好赏玩画作也看不出吗?

    尽管她沉着脸,心里却谈不上失望。她交出的真心,已在搭弓瞄准林自初时便收回了。

    高时明将她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了然地微挑眉梢,没多说什么,默然地纵着萧彧不顾帝王威仪,呱噪地撬开杨书玉的嘴。

    两大画痴相谈甚欢,从笔墨纸砚到颜料技法,到内侍出声提醒萧彧和高时明移步主持围猎封赏时,杨书玉闭口收声才意识到高时明一直在场。

    她刻意避开高时明探寻的目光,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们后面前去赴宴。

    此次围猎,北凉使团被高时明设计羞辱,虽有太后的人解围,却难以改变国书被驳的局面。他们面上不悦,在晚宴上并没有多生事端。只是林自初冷峻的目光,在席间反复落与谢建章交谈的杨书玉身上。

    待喧闹散去,各路人马散场时,凌征拿着杨书玉加封的密信,连夜策马回了京都,欲赶在打开城门时最先进程传信。

    圣驾回銮,众臣跪送,是以等西山回归平静,各府车马陆续回京时已是未时。

    然而,京中风向已然变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碎玉有声简介 >碎玉有声目录 > 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