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司。只是新送菜的人家,和主簿老爷拐弯抹角连着亲,这作奸犯科的事要安在谁那里,你可要好好想想!”

    “阿姐只需跟我说是谁家,我自家去问,倒也误不得阿姐的事。”

    这娘子连连摇头,本要坚持,却让池小秋一句话堵了回去:“阿姐若不说时,我便天天往这里来,和街坊四邻叙叙话。”

    难道还会叙什么好话不成?摊上娘子一噎,只能放下身段软声道:“我不过是小本经纪,你何苦难为我来?他家如今给的抽成多,价又低,便是你要买,又去选哪家?”

    “是哪家?”

    “…,”这娘子没奈何,只能认栽:“听说绿水桥的安大官人——你可莫要说是我告诉的!”

    “多谢,”池小秋松了她衣服,摊开手来:“劳烦阿姐把今天的钱给结了。”

    摊上娘子这才想起来,方才还有一桩强买强卖的买卖,可那些酥鱼是在池小秋眼皮底下卖了出去,赖也没有可赖的地方,只能悻悻数了钱给她。

    池小秋也不走,就躲在远处。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只知道街上细料馄饨下了几十拨,从堆得岗尖高,到零零碎碎一只手都拢不过来;货郎挑着担子一趟趟来来去去,担头的画鼓、彩线、贴片、花红渐渐都卖了个干净;熬糖画的铺子前面围了一圈小孩,杨梅糖薄荷膏熬化了,点成许多只顶着红冠子的大公鸡,神气活现地定在竹签子上,让人挨个拿走了。

    终于有个玄色对襟布衫,梳着低圆发髻的老太太到了摊子前,跟娘子说了许久的话,数了一堆的钱回去了。

    池小秋远远跟着,穿桥渡河,终于停在了北桥一处巷弄里。

    她眼看着那婆婆进了一扇清油门,门板上两条红对联,门檐上刻着两只狮子舞绣球。

    住着三四进宅子的大老爷,要去贪她几百文的鱼钱!

    池小秋拍了自己一下,可别是在做白日梦!

    第10章

    半个铺子

    进了三月,很是有些初夏的意味了,卖时鲜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许多娘子妇人挎了个竹篮子便能出门,叫卖声此起彼伏。

    “柳球上头,岁岁无忧!”

    “新摘的花!蕙兰草兰,碧桃牡丹,插带一枝,俊过天仙!”

    池小秋只走了这一会,卖新鲜荠菜花,马兰头,插杨柳球的,戴花的,已经拦过她好几回了。

    她原还有些恍惚,让他们一问,脑子一激灵。

    这满街的人不都能用来打听消息吗?

    她瞅准些便宜小玩意,买上一个两文钱的杨柳圈,试着问问一枝绯桃花多少钱,慢慢拼凑出这个宅子主人的消息。

    江娘子没说实话——这家人是住在北桥边,姓方不姓安。

    “姓方的员外,和主簿家有亲,家里光田地就有几百亩,柳安镇上有三四个园子…”

    池小秋一口气将方员外的财产数了一遍,道:“你说说,这样的大老爷,怎么可能偷了香料,去坑我一天上百文钱!”

    一定是哪里出了错!一定是的!

    钟应忱听着池小秋给出的这些消息,追问道:“那人多大年纪?穿戴什么?”

    “半旧的布衣裳,头上插了个银簪子!看不见脸,不过头发梢都白了,得是个老婆子!”

    “不一定与方员外有关…”

    “可我两只眼睛都看她进了方大老爷家!”

    池小秋手里的杨柳球快拧出了汁子,不晓得自己只是想赚点钱,如何就惹上了个大麻烦。

    “若真是方员外,你又能怎样?”

    “我便再开一个摊子,酥鱼也不是只一家卖得!”

    池小秋回答得不假思索,她腰背脊梁都挺得直直的:“这酥鱼,凭他方家李家,都卖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炊金馔玉不足贵简介 >炊金馔玉不足贵目录 >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