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那咱们便走罢。”
池小秋有些狐疑,等他迈上两步,才小心从旁边穿了过去。
池小秋原先觉得冤枉了他惦记自家招牌,本是有些愧疚,可这会,竖起的汗毛好似在警告她,这破房子相公,真的不对劲。
他们才刚离开些时候,桥上各人便开始唧唧呱呱说起话来。
“这才多长时间,小秋丫头便寻着人家了?”
“可没听她说啊!”
“啊呀!谁不是从青春年光过来的!你瞧这样,还用说么!”
风言风语最易传,从几人口中进,耳中出,便眼见着壮大吃肥起来。
因这几日池小秋想换新菜,便没接席面,只前堂接了人陆续进来吃些小菜,里头几个厨子也能做得。
要打理的事不多,小齐哥眼看着是站在柜前,实则心里反复盘算着茶礼怎么置办,定亲宴要如何摆,吉日定在哪天。
能让方氏松口可不是那么容易,小齐哥好容易才定下的亲事,早全心扑在上头。
他想得太过入神,直到有人站在他面前问了第三遍。
“小秋往哪里去了?”
小齐哥才抬头,便见早该在府城里考试的钟应忱就站在面前,一身风尘,面色冷峻。
“钟东家!”先让人抓着走神,小齐哥有些心虚。
钟应忱无暇管他事,因前厅厨下后院倒座房都已找了,不见池小秋踪迹,才来问他。
钟应忱虽少在铺中露面,小齐哥却一向谨慎。见得多了,各人心思他都能猜得几分,唯独眼前的这个少东家,如千尺寒潭,捉摸不透。
因此他回话也小心:“池东家往桥北鱼市上了。”
钟应忱垂眸片刻,往外看了一眼:“何时开了新铺子?”
“刚开了几天,原先那家让两街上铺子一起往行会递了状子,撵走了。”
钟应忱看了纸墨坊片刻,才回头道:“里间来说。”
小齐哥正攒了许多消息,其中一半都与桑家有关,许多事他只觉出有古怪,却猜不透,便只将所见所听都详细说了。
钟应忱却是个聪明肚肠,不过略猜猜,便猜出一二。他沉默一会儿,气得狠了,竟说不出什么话,只是沉沉笑了一声。
小齐哥看他面色平静,眼中却乌沉一片,只坐在那里,竟平白多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我看东家却没什么心思理会那人,整日里只捣鼓厨下的饭菜——拿破房子相公多说上两句,她便嫌阻了她做活!”
外头日日造访的王二郎又在嚷:“你们越发偷闲了!这样惫懒!你们东家在哪里?”
兴哥儿过来与小齐哥抱怨:“又是这个王三郎,一个泼皮破落户,只在咱们店里找茬!”
“哪一日不如此,不理便罢了!”
小齐哥这会正想法安抚钟应忱,回得也不耐烦,不想钟应忱听见这个熟悉名字,不由又冷笑一声。
“…”
小齐哥只想说,东家要不你说句话?这笑得比不笑还瘆人。
小齐哥只在店铺里打转,并不知池小秋家中事,自然也不知,钟应忱这气从何而来。
薛师傅要写信,便不会写到半截,先将事打听清楚,才与钟应忱送出消息。
那随公差而至的信第一行的名字,便是外面那个——王三郎!
王三郎又同往常一样,捡着便宜的酒上一杯,最小盘的菜要两样,开始看这食铺里门可守好,地可光洁,墙可平整,最要紧的是,伙计可勤快。
毕竟他娘早便说了,等这店里东家过门做了王家媳妇,整个食铺便也姓了王。
来得时候多了,连伙计也那他做回事,虽不至生口角,敷衍味道十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