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章
絮叨个不停,满嘴的美食经:

    “还是你们内城好吃的多,这些好东西,你肯定68都吃过了68!毕竟你考学那天就把速食汤饼带来了68,我之后才知晓原来竟有这样68的好物。对了68,我听闻还新出了68什么小笼馒头、燕州炸酱汤饼、蒸汤饼……哎呀听得都想吃,可惜爹和阿娘唯有收租子才进内城,先前为了68收粮,他们还领着我去乡下住了68大半拉月,一回汴京,立马又把我扔进这牢笼里了68!害得我一点儿没吃上!否则什么速食汤饼、小笼馒头、燕州炸酱汤饼,我沿街走过去,必要全68都吃一遍。”

    他说68得气势恢宏、口水横流,满脸肉都因激动而颤抖,好似在立下什么宏愿似的。

    沈济真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

    他听人家说68这些的时68候,是不是光顾着听这东西有多好吃,竟全68然没记住店家的名字?还是他觉得天下姓沈的人那么多,压根没想到自家人身上?

    咱就说68,有没有可能,这些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他家阿姊做出来的?

    第54章

    被排挤了

    不要和沈记比营销

    沈海——便是68海哥儿的大名,

    他蹲在墙根底下连着吃了三回闲汉送来的烤鱼,吃得上火嗓子疼,才悻悻地停了,

    否则他能再吃几68天都不腻。但这下,

    他屋子里都积攒了三只陶盆了,这东西占地方,他又不舍得丢,便抬了去68刷洗,想着用来做什么68好。

    这装烤鱼的陶盆虽是68粗陶,

    做工也有些糙,但他运道好,

    有回送来的陶盆上竟带着滴墨绿的窑泪,为这烧得焦黑的粗陶盆,

    添上几68分古朴美感。

    沈海将陶盆淘洗干净,捧着赏那盆上窑泪时,便想,不如拿这最好的陶盆栽上几68棵铁皮石斛,

    介时摆在窗前,也有些趣味。

    沈大伯附庸风雅,家中68栽种了不少梅兰竹菊,

    沈海也耳濡目染,除了吃,他也爱莳花弄草,

    集各类瓷器陶器,

    如今连这烤鱼盆都赏了起来。

    这时,他手指摸到了陶盆底部有刻印的凹痕,便将盆翻了过来,

    这才后知后觉发现陶盆底部刻印了“杨柳东巷沈记”这几68个小字。

    沈海呆看了半晌,将陶盆放回屋子里,立即拔腿便往甲舍跑。

    沈济下了半日的学,午时回了学舍,正坐在自己床边的桌案边,专心将课上所学的新篇在自己装订的空白6册上再抄一遍,并在旁边用朱墨小字批注上邹先生阐述的释义,日后复习起来方便些。

    他学舍里那个戴着叆叇的童子名唤孟弘和,他年68纪最小,今年68刚满八岁,只比湘姐儿大了一岁呢!但他却考了今年68的第七,就睡在他边上那一床。他手里捧着两块糯米糖糕,一边吃一边趴在边上看沈济抄写,糕屑糖霜落了满衣都不知晓。

    沈济在家里照顾妹妹习惯了,十分擅长一心二用,一边学习一边注意胡闹的湘姐儿,能及时抬手将快要摔了滑了的她捞回来是68他的日常。

    因此,他笔下不停,却好似后脑长了眼似的,左手从怀里掏出帕子来,头68也不抬地递给孟弘和:“擦擦吧,一会儿衣裳毁了。”

    孟弘和忙接过来擦拭,擦完接着吃,吃完一个了,他却没吃另一个,反倒用帕子把糕包好,放在沈济的桌边,专门留给他吃。

    一间学舍五人,孟弘和因年68纪小,家里又娇惯,很多事都不大会做,水桶抬不动、衣裳不会洗、夜里还68得抱着枕巾叠成的布老鼠睡,其他人还68在背地里笑68话他“四68眼”,唯有沈济不嫌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汴京小面馆简介 >汴京小面馆目录 >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