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正式降临了。
一早梁迁便领着小内侍来买炙鸭了,沈渺将68鸭子仔细装进食盒里,递过去时便笑盈盈地道:“梁内官拿好,顺带还68有一事要麻烦梁内官,不知可否麻烦您替我引荐引荐漕运司的吏员?我好托人搭漕船往南边去买鸭苗。”
梁迁也记得这事儿呢,接过鸭子道:“沈娘子不忙,官家早已68都安排妥帖了,等漕船将68要启运之时,便会有人来铺子里与沈娘子相商的。”
太好了。沈渺温言软语恭送梁迁出68门68,直至其登上马车离去。
她得了这个准信,便又赶忙去李婶娘家中,与李婶娘商议前往金陵购鸭苗之事。
购置鸭苗这事儿非得有信得过、且精通挑鸭子的人前去不可。这种事情哪怕得了官家的首肯,也不能全指望漕运官,人家公务繁忙,又并非专养鸭子之人。况且路途遥远、耗时颇长,若途中没个靠谱的人照料,极有可能花了大笔银钱,最后运来的尽是病鸭、死鸭,那可就血本无归,亏大了。
此68前,沈渺便曾与李婶娘提过一嘴,想麻烦她带上银钱,跑一趟金陵,挑一批顶好的鸭子回来。若是李婶娘放心不下狗儿,大可将68狗儿送至沈家,由她来负责狗儿的一日三餐、接送他上下学的一应事宜。
要托她出68远门68办差,沈渺自然也准备了丰厚的酬劳。
那时李婶娘还68有些顾虑,毕竟她大半辈子都在杨柳东巷这一方小天地里打转,从未离开过汴京城。如今突然要让她奔赴这般遥远的地方,她的心中难免也有些发怵。
这次,再听沈渺讲,一路上都能搭乘漕船,船上也有官吏照应,到了金陵,买好鸭苗便即刻返程,来回约莫也就一月时间。
李婶娘咬咬牙,终于应承下来:“行,那…那我便与你李叔一道去。狗儿便真托付给你了。”
她到底还68是不敢独自出68远门68的。
她们家锔瓷的营生近来也不景气,李挑子在外奔波一日挣不了几百文钱。何况沈大姐儿还68说了,此68番出68门68,无需他们自掏腰包,在外一应吃喝用68度,都记好账,回来告知她便可。
此68外,还68会额外给他们好几贯钱当作酬劳。
李婶娘已68经认清了狗儿没有什68么读书的天分了,在私塾里先生已68经委婉提过几回了,狗儿读书很68勤勉,但就是没那根读书的脑筋。
她为人父母的,也只能趁着自己还68干得动,多给儿子攒些银钱。
沈渺听闻李婶娘答应,不由得长舒一口气。不然,她都打算让唐二跟着李婶娘,学些速成的挑鸭子、喂鸭子的本事,然后派他出68门68跑这一趟了。可一个初学者,怎能与经验丰富的老手相提并论呢?一路上保不准会碰上各种各样68的状况,唐二不一定能应付得来。
李婶娘能应下此68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就在李婶娘夫妇即将68随漕船启程时,院试放榜的消息,也透了出68来。
第87章
纸皮烧麦
九哥儿是头名
进了二月,
天气一日暖过68一日了。
未时,巷子口的大柳树抽发了新枝,嫩绿如烟。顾婶娘与其他几位邻里68坐在树下做针线、择菜,
暖融融的日头晒满全身,
顺带招呼在街上卖杏花的童子,买上几朵花来68戴。
趁着午间客少,沈渺牵着雷霆和追风出68来68遛,便68听见她们很是真情实感地热烈讨论着从去年盛演不衰到今年都还座无虚席的杂剧。
顾婶娘正纳鞋底,漫不经心问道:“《王相公休妻》演到第几折了?我68有两日没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