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暗中扶持了一个中原血统的小贵族,小贵族势力壮大后,对俞副将这些,因倒俞案流放的大臣及其家卷,很是照拂。
俞副将与羌族是老对手了,对羌族三大王部的了解很深。
俞副将继续道:“屠山王部五万大军全军覆没,消息被封琐,依我对单于王的了解,他便是心生疑窦,也不会轻易撤兵,甚至还会怀疑是屠山王故布疑阵,阻他发兵,意图抢先一步劫掠中原物资,自己单吃,单于王定不甘落后,想来很快就会发兵。”
羌族瞧不起汉人,绝不会想到姜朝扼控了河谷一带。
另一位副将一拍大腿,激动道:“那敢情好啊,直道对子午岭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道,起着扼控作用,我们故计重施,杀他个措手不及,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姬如玄支额不语。
俞副将却摇摇头:“怕是不行,单于王虽然自大,却粗中有细,很谨慎,探不到屠山王的消息,定会令他心生警惕。”
“羌族常年沿河谷一带,入侵姜朝边境,他们对河谷很熟悉,几乎把河谷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屠山王部距离河谷一带较近,先一步抵达,单于王晚了屠山王,急于发兵,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探明河谷一带的情形,但为了谨慎起见,他很大可能会增兵,以兵力碾压一切潜在的威胁。”
无往不利的骑兵,是羌族自信的根源。
姬如玄笑了,眼里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兴奋:“羌族仗着得天独厚的骑射之能,屡犯汉边,倒不如,也让他们尝一尝我姜朝弓箭的厉害。”
在马莲道上设下防线,先以弓箭远攻,消耗敌方战力,再以重骑兵悍然出击,打乱敌方阵形,重步兵紧随其后收割人头。
完美!
姬如玄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语气透着兴奋:“兵器署打造了三叉箭,杀伤力远胜羌人惯用的带脊两翼箭,三叉箭射程更远,威力巨大,会在中箭者行动时,撕扯伤者的伤口,使伤口扩大,流血不止,令人疼痛难当,迅速丧失行动力。”
帐中静得落针可闻,不时响起吞咽口水的声响。
第512章:萧关防线
陛下还是废太子时,就养了一批工匠,专门负责打造杀伤力强大的武器,陛下登基之后,直接将这一批人送进了兵器署。
听闻除了三叉箭外,还有一批威力更大的火器,将易燃油脂裹在兵械上,引发燃烧。
姬如玄继续笑:“更可怕的是,三叉箭在中箭之后,就很难拔出来,就算强行拔箭,也会连伤口周遭的肉一同扯下,很少有人能抗得住拔箭时的剧痛,就算抗住拔箭不死,拔箭后伤口流血不止,普通金创药对三叉箭造成的伤口根本无用。”
总结一句,就是中箭者九死一生。
帐里默了一阵,俞副将顶着头皮发麻:“陛下英明。”
帐中稀稀落落地响起附合声。
姬如玄一指沙盘:“呼韩王部是羌族实力最强的部族,据屠山王招供,呼韩王带了十四万大军入萧关,这话很有水份,萧关一带是安京的咽喉,设下了重重防线,沿途一带的城池,也都派了驻防军把守,凭十四万大军,想要直取安京,显然不太可能。”
“且,大虞朝时期,当时的匈奴人,差一点打到豫州,却因地形上的差异,及水土不服等各种问题,匈奴人战力大降,后大虞朝全力抗击,致当时的单于於氏,在仓促之下撤回漠北。”
“呼韩王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些,我宁愿相信呼韩王带了二十四万大军,入侵萧关,如此一来,萧关守备不足,需要增兵。”
萧关布署了十万兵力,大多都是普通士兵,精锐不到五万,肯定是挡不住呼韩王的铁骑。
俞副将蹙眉:“姜朝能拿得出手的兵马,最多也只有三十余万人,其中二十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