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廷下令,命东海侯在豫州东南筑防,与姜军接战,东海侯以海上战事吃紧,不肯发兵。”
南太祖定都洛京,是因洛京是中原腹地,易守难攻,自古就是粮产重地,有很大的战略优势。
其次,也是为了在冀州筑防,抵御北朝,同时封东海侯,世代镇守东南,对北朝形成了一股攻势,对北朝形成了退可守,进可攻的局面,蓄谋北征,实现南北统一大业。
姜令荣一场北征,将南朝对北的优势,彻底化为乌有。
大殿下静得落针可闻,姜令荣怒不可遏:“朝廷从来没有亏待过东海侯,东海侯却违抗皇命,可恨至极,难道他要眼睁睁看着姜朝大军长驱直入,攻破豫州防线,打到洛京?”
一个御史台的老大人站出来,讽刺大笑:“东海侯不肯发兵,是因姜贼篡权夺位,其位不正,乱臣贼子,人人得尔诛之。”
姜令荣勃然大怒:“放肆!”
“诛戮忠良,倒行逆施,天理难容,”老大人浑然不惧,他挺直了背脊,言辞激烈,“这世间唯有戚家,才能压制各地诸侯,也唯有戚家才能号令天下兵马,你等杀了大将军,形同杀人诛心。”
朝臣们面如死灰,檄文传到南朝之后,连日来,已经有不少武将借口称病不肯早朝。
“你们以为,你等诛的是么心?”老大人笑声猖狂至极,目光一一刮过以顾相为首的官员,“诛的是,这满朝上下武将们的忠心,诛的亦是,天下诸侯的臣服之心,诛的更是,千万万黎民的归附之心。”
“来人啊,”姜令荣暴怒,忽一下从龙椅上站起来,“把这个口出狂言的东西,拖下去仗毙!”
两个皇城司卫一左一右架住了,老夫人也不挣扎:“乱臣贼子,亡我南朝,覆我家国,还妄想有人会进京勤王,我呸,他们没有揭杆而起,反了朝廷,也是因戚家尚在,长公主尚在……”
第524章:勤王
老大人被拖到殿外,堵了嘴。
太极殿中人心惶惶。
姜令荣气切败坏,在朝堂上大声咭问群臣:“你们一个个都成哑巴了?北征是你们提出来的,如今北征惨败,姜朝发兵征讨南朝,也是你们误朕误国,都是你们的错!”
满朝上下鸦雀无声。
南孝帝发作了一通,听从顾相的建议,以长公主的名义,传令东海侯,令东海侯发兵。
东海侯怕落人口实,没有一口回绝,却要求朝廷放了长公主,护送长公主去登州,登州就立刻出兵。
东海侯打着解救长公主的主意,是为了控制长公主,进而控制南越的骠骑将军,顺理成章地将南孝帝打成乱臣贼子,光明正大地发兵征讨南孝帝,入主皇城。
朝廷也不是傻子,只要长公主还在京中,戚家军就会受朝廷控制,各地诸侯就不敢起兵。
双方拉据不停,北边的噩耗也传到京中。
为了北征,朝廷向各地驻防军抽调了部分兵马,导致各地驻防军兵力不足,边地城防守卫士气低迷。
又因檄文传开后,地方武将不愤朝廷杀大将军的行为,消极抵抗,姜军所到之处,守城官员纷纷望风而逃,或直接大开城门,迎姜军入城,姜军一月之内,一连攻下五城。
姜令荣连忙去长公主府,请求长公主重返朝堂。
可他见到的却是昏迷多日的长公主。
太医声称,自从北征惨败之后,边境时有噩耗传来,长公主忧国思民,日夜不宁,病情也日益加重,这几日,已经卧病不起,日常陷入昏睡,人也有些迷糊。
姜令荣大失所望,只得匆匆回宫,召顾相等人议事。
然而,文武大臣们却悲哀地发现,眼下唯一能抵挡姜朝大军的人,只有骠骑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