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J‘^0Q9?
9v)i4I2H
也就是说,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兵部和吏部承认李谦的功劳,堵住那些言官的嘴,让他们以后不能翻案。3H#d
2}2m7C?)K9n2?东暖阁里服侍的宫女都抿了嘴笑,齐齐应诺,神情间都透露出喜气来。,b"K;j-m%e
2p3‘*@
4‘Rd)x7A1J"A姜宪和李谦见姜镇元也在场,均是大吃一惊。李谦还好,姜宪则像个小兔子似的蹿了过去,杏目圆瞪地道:“大伯父,您怎么也在?”
‘b#j7L1?%p‘j7A#J"w9z7R&t
那模样儿,好像姜镇元在这里不太适合似的。
9P6m)t7y1Z‘h1W2R8M0?)a!d.E|F2BY&Qm
-id.M4;Q5?6H2r
姜宪见了却松了口气,忙道:“我还以为朝堂上出了什么事呢?”然后又调皮地道,“谁让您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呢?镇国公府的国公爷呢?”2mQ姜镇元笑眯眯地受了他的礼,上下打量着李谦,眼底闪过欣慰之色。
;]3E*)l6加之他之前对战事的把握,时局的推测,都很得姜镇元的心,这个侄女婿他也就越看越喜欢。
8Y1j+z9N0v
K‘a1u9j%HO~
6V7a3wo8
*LR5S9i(~+y5ZU3o*}
###第五百七十五章
喜庆###
李谦身材修长,笑容明朗,虽没有金宵那样的俊美,却比金宵显得沉稳,加之他刚刚立下了奇功,又知道怎样应对朝中那些老奸巨滑的大臣,最重要的是,姜宪看李谦的眼神时刻里都带着笑,可见是极喜欢,太皇太后自然也就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欣慰,笑吟吟地对李谦道:“快到暖阁里去坐,外面冷。”
风吹在脸上早已没有了寒意,李谦知道这是太皇太后的善意,他笑着应“是”,虚扶了扶姜宪的腰,这才一起往暖阁去。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李谦虚揽着姜宪的手臂上一掠而过,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又很快淡然,笑着在姜镇元等人的簇拥下进了暖阁。
太皇太妃和白愫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
大家少不了一阵契阔,李谦也拣了不要紧的战事略略修饰一下讲给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等人听,原本凶险的战事,由他讲出来仿佛成了一出大戏似的。宫里的女子,连走出宫门的机会都很少,听到这些就像在听那传奇话本似的,就连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宫女们都忍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呼,完全没有了上下尊卑。
太皇太后不仅不烦,还很高兴。
有这样的外孙女婿,她也与有荣焉。
好不容易讲到了晌午,孟芳苓进来问午膳摆在什么地方,太皇太后等女眷去更衣,姜镇元这才有机会和李谦说话。
“不错!不错!”姜镇元对李谦更满意了,而且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这种满意,“一个人要在仕途上走得远,除了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你知道怎样哄太皇太后开心,也就能知道怎样应对上谕。”
“多谢国公爷夸奖。”李谦知道姜家的人对他不怎么满意,有这样单独和姜镇元说话的机会,他自然要把握,争取得到姜家的认同。
姜镇元笑着颔首,关心地问他:“你进宫之前可写了折子求见皇上?这紫禁城毕竟是皇上的宫寝。”
言下之意,是指李谦来慈宁宫拜访太皇太后的事是瞒不住皇上的。李谦做为臣子,而且还是外放的封疆大吏,进了京城不先去觐见皇上,而是来拜见太皇太后,赵翌要是觉得受了冒犯,一个“结交内臣”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