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9章
  孙德功悄声走了进来,低声道:“皇上,章震求见。”

    前几天他封章震为詹事府詹事,章震可以参加六部六道集议,开始为赵翌去泰山的事说话。几位阁老心中有数,但都有所求,不约而同地想逼着赵翌答应自己的条件,都装聋作哑不说话,赵翌这几天很是恼火。章震却私下和几位阁老搭上了话,想做个和事佬,促成件大功,因而向赵翌提议,由他私下去一个个地说服几位阁老。赵翌觉得这也不失为个好方法,就同意了。章震一去几天没有消息,这还是第一次进宫来见他,他急着知道事情的结果,听说章震来了,眼睛一亮,立刻就把李谦的事暂时放到了一边,让孙德功去叫了章震进来,淡漠地看了李谦一眼,说了声“跪安”。

    李谦忙恭谦地退出御书房。

    他眼波不兴,面色镇定,神色从容。

    这样的姿态,与朝中几位大佬和皇上据理力争之后依旧失败时模样非常的相似。

    孙德功心中一惊。

    以他的经历,凡是这样的人,都是有大毅力,成大气候的人。

    他想到姜宪的厉害,觉得李谦能被姜宪看中,怎么也不是什么善茬。

    何况别人不知道,他却清楚的很,布日固德是谁生擒的,军功又是怎样分出来的……

    不巴结人,可也犯不着得罪人!

    只是没等他表达自己的善意,李谦已笑着塞了个荷包在他的怀里,道:“我谢公公解围。以后有什么事,还请公公多照应。”

    这样的谦和……却莫名地让孙德功心中生寒。

    他想了想,坦然地接受了那个荷包,低声笑道:“多谢大人抬爱,只要奴婢做得到的,奴婢定不会推托。”

    也算是在李谦寒微之时搭个话好了。

    李谦微微地笑,站在乾清宫的丹墀上望着慈宁宫姜宪所在的位置,半晌才转身离开乾清宫。

    没几天,礼部公布赵翌将于九月初九登泰山封禅,这次抗击鞑子的军功也出来了。

    金海涛等人自然不必说,封了柱国将军等衔,只有李谦,不仅没有封爵,还只是兼了个陕西都司都指挥使的职,连之前李瑶答应过的陕西总兵都没有能拿下。

    亲们,给吃果果要洗手的灵兽蛋加更!

    OO~

    ###第五百七十八章

    同僚###

    李谦不免向姜镇元打听杨俊的来历。

    姜镇元喝了口茶,这才慢悠悠地道:“你年轻小,但你在福建呆了好几年,应该听说过丁亥海难。”

    李谦动容。

    二十八年前,孝宗皇帝当政,倭寇扰边,连连得手,最后居然打进了福州城。福州知府、福建布政使、福建按察使等均战死,致仕在家的原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杨尚青组织集结杨家青壮丁三百余人抗倭,最后杨家六百余口人除了先前送走的老妇幼童,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这件事被写在了福建地方志上,还在福州给杨家立了忠烈祠。

    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记得这件事了,但几乎年年都被倭寇骚扰的福建人却不会忘记。

    李谦不由道:“那杨俊……”

    “他是杨大人唯一活下来的孙子。”姜镇元淡淡地道,“因杨老夫人不愿自己的子孙活在前辈的英名之下,也不愿意杨家再受此劫难,因而求了孝宗皇帝,带着杨家活下来的妇儒迁居到了山东,隐姓埋名,弃文从武,不再受先祖余荫。可杨大人的所作所为,只要是读书人,就没有不敬佩的。所以在杨老夫人去世后,杨家受当时不知杨家底细的恶霸欺负的时候,杨俊参加了武举,一路顺风顺水地升迁至了陕西总兵的位置。不然他和李瑶闹出如此大的矛盾,李瑶为何不收拾他?非是李瑶不能,也并非是李瑶没有这个手段,而是不愿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慕南枝简介 >慕南枝目录 > 第119章